國內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趨緩,然而近期仍有零星個案值得關注,如疑似在台感染的日籍女學生等,社會大眾針台灣現行的篩檢策略也依然霧煞煞,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特別「開課」說明台灣現有的篩檢策略,並詳細說明PCR採檢的限制。

陳時中表示,武漢肺炎確診者自感染開始共分潛伏期、發病期及痊癒(或死亡)等三階段,大致上PCR核酸檢測在「發病前2天」到「發病後的7-10天內」都可從確診者身上驗出病毒,但陳時中也強調,並不是只要發病就隨時都可以驗出來,沒有驗出來也不代表以後就不發病。

陳時中並以台灣數個群聚個案為例,其中被稱為最毒班機的中華航空「CI-011」班機全機340名乘客中共有12人確診,入境時卻僅檢測出5名,其餘7名在居家檢疫期才被抓出;至於4月爆出的「敦睦艦隊」群聚感染,則是於4月18日召回時便驗出24名確診,其餘最久到5月4日都還驗出確診個案。

另指揮中心也彙整了全台356名境外移入個案的篩檢情形,扣除16名無症狀個案無法從發病日來檢驗以外,其餘340名因PCR可於發病前兩日驗出,約有65%的個案可在機場攔截,但也仍有119名(35%)個案在入境兩天後才發病,無法在機場篩檢時被找出。

陳時中表示,台灣現有的境外移入個案中,約有93%可在入境後第五天篩檢被找出;29名(9%)個案在入境7天後才發病;入境後第7天篩檢可找出96%個案,14名(4%)個案在入境9天後才發病。因此,在制定國內篩檢策略時,絕不可能入境篩檢陰性就放手,不能說第一次驗出陰性就放行,還是要依照狀況去制定採檢次數及方法,否則社會中將存有很多隱藏感染源。

陳時中以冰島為例,冰島自四月底開始就僅剩非常零星的個案,因此決定在6月15日實施入境篩檢,陰性者不須做居家檢疫,結果6月15日至28日短短兩週之內就暴增30例,其中5名為本土感染,3名感染源不明;冰島甚至有一名足球選手自美返國後,因為入境篩檢呈陰性不需居家檢疫就參加了幾場足球比賽,後續確診導致匡列400名接觸者,其中3位陽性,甚至包含一位產業部官員;因應這起群聚事件,冰島原訂七月要鬆綁大型聚會及開放夜生活、並對國際旅客開放邊界等措施就必須重新考慮。

對此,陳時中也重申,目前邊境還是要非常謹慎,僅靠PCR在邊境檢測無法確保社區安全,自主健康管理沒有做好的話風險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