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Google、臉書、亞馬遜等知名科技巨擘,在疫情爆發後,由於各國居家隔離政策使全球網路需求量大增,使它們的業績在一片不景氣中逆勢看漲,也引來歐盟、澳洲與美國加速清查這些企業有無壟斷行為,同時審查相關收購案,以確保市場維持公平競爭。

歐盟委員會在官網上宣布,已經針對蘋果展開反壟斷調查,看蘋果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和支付服務Apple Pay是否違反市場競爭規則。

這項調查的起因是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和樂天電子書商Kobo向歐盟申訴,蘋果規定在App Store內上架App的廠商必須提供「程式內購買」功能,也就是用戶只能在App Store上進行現金交易、儲值、購買虛寶等,不能額外提供其他金融系統,藉此掌握旗下交易量,向開發商抽取App總收入的15%到30%,也就是俗稱的「蘋果稅」。

兩家公司主張,這會使他們的產品價格和蘋果的音樂及電子書服務產生落差,讓蘋果可藉此優勢推廣自家產品。

《彭博社》則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調查團隊正在調查全球最大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的零售事業是否有壟斷市場、妨礙競爭的嫌疑,最近還將範圍擴大到該公司的核心業務雲端硬碟服務(AWS),也就是提供企業運作所需要的儲存空間及電腦運算技術的服務。

根據研調機構Gartner統計,亞馬遜AWS在全球的市佔率高達48%,將近一半的市場,遙遙領先第二名微軟(Microsoft)16%的三倍之多。

澳洲則盯上了Google。先前澳洲政府曾要求Google、Facebook等科技平台因取用新聞向當地媒體付費,卻遭到拒絕。如今印媒報導,針對Google欲收購穿戴裝置製造商Fitbit的計劃,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表示,恐讓Google獲得過多用戶的健康數據,影響線上廣告及健康市場的良性競爭,為這起收購案增添不確定因素。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也在著手調查臉書收購動態圖片製作與分享平台Giphy的案子,以釐清是否導致市場競爭大幅降低。當局已發布強制令阻止兩家公司合併,以便進行調查。

隨著歐盟、美國等市場監管機構的審查越趨頻繁,為了不觸動當局敏感的神經,修改既有規則、開放部分權限給其他業者共同角逐市場,成為科技公司提出的應對方法之一。例如蘋果讓部分App開發商可免繳「蘋果稅」、開放用戶將iPhone預設的瀏覽器和電子信箱改為自己常用的其他產品等等,都是蘋果讓步的成果。或許這樣的協商未來會越來越多,讓科技巨頭、監管機構與中小企業能找到一種三方都可以接受,對消費者來說也更方便、更多選擇的結果。

歐盟針對蘋果展開反壟斷調查,看蘋果App Store和支付服務Apple Pay是否違反市場競爭規則。   圖:截取自歐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