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可謂端午節的標配,正當台灣在討論南部粽以及北部粽哪一個比較好吃之際,中國政府已默默推動「粽子國際標準」,原訂將在今年7月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大會後實施,但因疫情影響而延後,負責此標準的廠商更透露,連粽子的英文翻譯也要統一為中文粽子的拼音「Zongzi」,而非「Rice Dumpling」。

據中國官媒《中新網》報導,在2019年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亞洲協調委員會第21屆會議上,中國提出的「速凍餃子」、「粽子」兩項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標準提案通過了立項審查。中國商業聯合會代表中國提出這兩項標準。相關標準是在中國國家衛健委和中國農業農村部指導下,由該會組織相關企業和專家認真研討起草。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表示,這兩項提案原計劃在今年7月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大會上走相關程序,但由於疫情,導致大會延後,大會召開之後標準項目就會開始實施。

張麗君說,「我們提出立項後,亞洲各國都表示歡迎,包括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老撾、越南等,都希望參與制定標準的過程。」並強調標準的制定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中國優秀食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張麗君認為,中國推動粽子國際標準立項主要有幾個考慮:第一是方便國際貿易,促進中國食品的出口和貿易;第二中國傳統的美味,有理由讓全世界都嘗到;同時,世界各國也有類似粽子的產品,雖然名稱不一致,但都有共性,因此有必要做成國際標準。如果沒有國際標準,中國食品出口就沒有編號,話語權、定價也會受影響。

張麗君指出,粽子國際標準大致會包括基本操作工藝、感官的指標以及食品添加劑的指標和國際健康指標等,都要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食品安全指標相結合。她還透露,制定標準時會考慮各國口味、形狀等,但會以中國的口味為基礎,兼收並蓄吸收其他國家的口味,促進中國傳統美味加大貿易和流通。

張麗君認為,這些國際標準,對中國民眾影響不大,因為已有國家標準,已經規範了粽子的成分、營養價值和流通等。

主導起草粽子國際標準的五芳齋集團董事、五芳齋實業公司副總經理徐煒表示,1996年起,五芳齋產品就出口日本,後來陸續遠銷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但他們發現,世界對中國粽子的理解並不一致。東南亞各國類似粽子的食品也有很多,但還未形成品牌。制定國際標準,可以幫助各國對粽子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形成統一的認知規範,推動國際粽子產業共同進步。

徐煒還透露,對粽子的英文翻譯,各國專家也進行了長時間的探討,後來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粽子的歷史悠久,產業也做成了規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比較大,所以粽子的英文翻譯,最終採用了中文粽子的拼音Zongzi。並強調他們覺得很自豪,認為這是一種民族自信和品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