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音寧擔任北農總經理所引發的紛紛擾擾,被某些人認為是當年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敗選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造成後來民進黨對吳音寧的支持態度動搖,而讓北市府與反吳音寧的勢力得以集結,於當年 11 月底讓吳音寧被迫辭職。
吳音寧的比較對象是韓國瑜,為了打擊吳音寧,不僅國民黨議員傾巢而出,透過質詢進行羞辱。柯文哲及其勢力也從行政方面進行醜化。柯文哲甚至盛稱韓國瑜經營能力強、經營績效好。這種政治勢力千鈞下壓,讓吳音寧不得不去職。
然而在吳音寧下台、韓國瑜總統敗選後,我們比較有完整的數據去檢驗該事件所講的某些事情。特別是柯文哲稱讚的:韓國瑜的經營能力強。只有當韓國瑜經營能力高於吳音寧甚多,甚至高於吳音寧就好,國民黨北市議員、柯文哲及其支持勢力,逼迫吳音寧下台的理由才成立。
比較吳音寧的經營績效,可以有幾個角度。由於北農具有雙重性格。企業與準政府單位。因此經營績效可以從企業賺錢的角度,也可以從公共利益的立場。由於本事件會紛紛擾擾,其重點在政治,不在北農賺錢與否?所以這個專業的評述,要與政治做較為緊密的解釋。也就是公共利益才是重點。
韓國瑜、吳音寧時期的北農蔬菜產品交易價格比較
整體來看,交易價格及其變化,對整體的供銷雙方影響很大。不僅在台北市消費者的支出與福利有嚴重影響,對農民生產者的影響也很大。我們從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的年平均價格。
交易量在 362211.6 公噸到 489806.3 公噸移動。交易價格有上升的趨勢,而在 93 年到 94 年,與 104 年到 105 年,這兩段時期上漲的幅度最大,從每公斤平均價,一是從 17.7 元上升到 23.2 元,上升 5.4 元。其次是從 28.0 元上升到 33.5 元,上升 5.5 元。後一期就是韓國瑜當北農總經理的階段。下降幅度最多是 87 年到 88 年的 4.2 元、105 年到 106 年的 6.3 元。後一期是吳音寧當北農總經理的階段。
85 年到 108 年的蔬菜價格變動圖,如下。
就整體價格變化觀之,韓國瑜當北農總經理時,台北市的蔬菜價格最高。從福利的角度來看,價格低、消費量大是消費者的好處,價格高又銷售量大則是農民的好處。因此,農產價格高決不是消費者的福利。
蔬菜的價格這樣,水果的價格也是這樣。我們查北市 85-108 年的水果年平均價格,他的資料如下。
交易量在 195278.2 公噸到 250257.3 公噸移動。交易價格有上升的趨勢,而在 102 年到 103 年,與 104 年到 105 年,這兩段時期上漲的幅度最大,從每公斤平均價,一是從 36.5 元上升到 41.1 元,上升 4.6 元。其次是從 40.1 元上升到 47.7 元,上升 7.6 元。此時是韓國瑜當北農總經理的階段。下降幅度最多是 105 年到 106 年的 4 元、106 年到 107 年的 5.6 元。此時是吳音寧當北農總經理的階段。
台北市民是消費端的消費者,不是生產者。因此價格低才是他們的福利。然而在整個吳音寧事件中,力主批判吳音寧的人馬,最主要是挺韓與挺柯的台北市議員。吳音寧的長官,不管是直屬長官副市長兼北農董事長陳景峻,台北市長柯文哲,也都批判吳音寧。這些人都是台北市的民選市長、民意代表與官員。他們應該是希望水果價格越低越好,這樣才是追求台北市民的福利。然而這些人卻是支持讓農產品價格高漲的韓國瑜,並誇他能力強、經營績效好。
如果你是一位台北市民,每天在台北市買菜、消費,你覺得台北市的蔬菜價格應該比較低,比較好?還是比較高,比較好呢?你認為你們的市長及市議員, 應該想辦法讓蔬菜價格低比較好?還是比較高呢?
農產品價格高對消費者一定不好,但對生產者就好嗎?不必然。所謂穀賤傷農,榖貴亦傷農。農產品價格高會使消費者轉而消費其他替代產品,這反而使銷售的數量減少。這些賣不出去的農產品也算是生產者的損失。其次,台灣農產品行銷通路向來有問題,產地與銷售點的價差頗大,農產品的價差利益經常不為農民享有,而是通路者奪取利潤。因此農產價格變高,無法推論對農民有利。
本文推論與分析,僅就農產價格變化討論,無涉及韓國瑜、吳音寧個別對北農總經理的投入態度與精神,進行深入剖析。上述這些數據顯示我們很難推論柯文哲那句話:「韓國瑜的經營能力強」可以成立。因此,我們也無法接受那些國民黨市議員,拿韓國瑜的例子去批評吳音寧的論點。韓國瑜的表現的確不如吳音寧。
作者 : 林修正 / 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