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榴槤在台灣在地的生產模式,農試所鳳山分所與屏東崁頂果農合作,成功克服嫁接苗脆弱的前3年所面對的重重挑戰,讓榴槤嫁接後3年可開花、5年即可正常生產。

在東南亞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槤,台灣早期也曾有農民以最原始、直接用種籽實生苗的形式種植,但要栽培至結果收成需花上至少20年。近年來,也有人改以嫁接苗栽種,雖然縮短了種植時間,但台灣的氣溫多變,對喜好溫暖多雨氣候的熱帶作物榴槤而言,冬季的低溫、夏季的颱風等都容易讓樹勢不夠健全的嫁接苗夭折。

為了打造榴槤在台灣在地的生產模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的「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以下簡稱鳳山分所)」與屏東崁頂果農合作,成功克服嫁接苗前3年脆弱時期所面對的重重挑戰,讓榴槤嫁接後3年可開花、5年即可結果、正常生產。

3大主要措施助嫁接苗度過最脆弱的前3年

相較於榴槤主要產地泰國馬來西亞,台灣氣候變化大,對典型的熱帶水果榴槤生長造成影響。為了避免榴槤嫁接苗在樹勢不夠健全、最脆弱的前3年因冬季寒流、夏季颱風及暴曬而夭折,鳳山分所輔導農民採取3大主要措施,讓嫁接苗可撐過逆境。

這3種做法為:
一、冬季時為榴槤果樹架設塑膠布防寒
二、以鍍鋅錏管固定植株枝幹來防颱
三、在夏天為果樹架設黑網防止葉片曬傷

此外,鳳山分所副研究員劉碧鵑表示,一般泰國、馬來西亞種植的榴槤樹高度可達30公尺、果樹間距可達10公尺。不過國內為了防颱與更方便採收,會透過剪枝刻意將果樹矮化,讓高度維持在2.5~3公尺之間,並縮短果樹間距至6公尺,讓土地更有效率地被使用。考量到果樹新植,負重能力較差,單株果樹也只會留果20顆。


為防止榴槤嫁接苗曬傷,夏季時會遮蓋黑網。(圖片來源:農傳媒)


泰國、馬來西亞等榴槤主要產地較少發生颱風,而台灣夏季常發生。為了防颱,榴槤植株枝幹將以鍍鋅錏管固定。(圖片來源:榴槤魏農場-Mory Durian Farm臉書)

確保具競爭力!慎選馬來西亞冠軍品種定植

雖然同為榴槤主要產國,泰國與馬來西亞的榴槤品種卻大不相同。前者品種包括金枕頭、青尼、長柄等,口味偏甜膩多汁;後者則包括貓山王、黑刺、紅蝦等,口感綿密、有微苦餘韻。

不過,考量到泰國金枕頭價格低廉、空運來台容易,國內栽培競爭力不夠;而馬來西亞不出口鮮果,僅出口冷凍榴槤,若國內種植則有競爭力。因此,鳳山分所合作的屏東崁頂果農選擇以馬來西亞農業局多次評比冠軍的「貓山王」,於2014年種植,目前5年生果樹已有8成結果。

據了解,貓山王榴槤在馬來西亞產地價每台斤216元,若以現在單株果樹留果20顆,每顆果實4台斤重、每台斤200元保守計算,單株果樹產值可有1.6萬元,每分地種植30株,即可為農民帶來48萬元的粗收益。劉碧鵑表示,貓山王嫁接苗每株約1500至2000元,農友可自行評估利弊決定是否投入生產。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於2020年4月13~14日,在榴槤魏農場舉辦榴槤生產與模式建立觀摩會,讓農民可以觀摩現有的榴槤生產模式。(圖片來源:榴槤魏農場-Mory Durian Farm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