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參與研製了人臉辨識、社會信用系統,在新疆與公安系統合作建立了全面監控維吾爾人的數字維穩體系。華為對外涉嫌侵犯其他國家的公共安全和公民隱私。但是為何一些民主國家仍允許自己國家的公司向華為出售核心技術產品,許可華為向這些國家出售產品包括架設5G基地站?這個問題與中國政府扶植華為進入全球重要產業利益鏈的政策有關。

取得國有資金 趁'97揮軍香港

中國國有銀行從1996年代中期開始重點扶持華為。深圳招商銀行為中國電信企業提供購買華為設備的貸款擔保,華為可以直接從這家銀行提取買方的貨款,使華為規模迅速擴大,更容易進入全球產業鏈。1997年,華為以香港回歸作為擴張海外市場的商機,供給香港和記黃埔公司固定網路產品、無線蜂窩移動通信和通用移動電信系統設備,並利用和記黃埔的全球銷售網絡,直接進入海外市場。

1997年,華為與俄國貝托(Beto)電信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利用貝托公司在俄國政界、企業和軍界的網絡,擴展市場和影響。華為也以此模式佔領其他前蘇聯陣營國家的市場。1990年末,華為在南非、阿爾及利亞以及巴西設立辦公室,隨後藉助中國領導人出訪,以項目合作或建立子公司擴大對非洲和拉美市場佔有的比重。同期,華為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利用當地勞動力低廉,向印度軟體公司外包開發尖端通信軟體,包括後來為華為智能手機升級的安卓系統。

2003年,華為通過與3com公司建立合資公司在美國建立市場產業鏈。當時3com的局部網在全球市場佔有重要比率 ,但這個公司陷於財政危機,為了急於擺脫危機,3com向華為提供它的國際品牌,並轉移技術和出讓其全球銷售渠道,最終自己倒閉。

提供歐洲電信業者資金 換取參與網路基礎建設

從2004年起,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向華為提供數百億美元的出口貸款額度,同時為購買華為的海外客戶提供貸款擔保。華為主要通過建立項目合作和子公司,擴展在西歐、北歐市場的產業利益鏈。這些國家從二戰後對與民生相關的的電信行業實施公有化,或視其為公共企業予以扶持。但後來這些政府對這類行業實施了私有化或減少對其扶持,導致這些公司頻頻出現債務危機,這使華為可以輕易進入這個地區的產業利益鏈。例如華為從2005年開始向英國電信(BT)提供100億英鎊,升級英國的電信網絡,但英國政府和英國電信一直未明確向公眾說明,華為因此可以不受限制地訪問英國網路基礎設施,威脅公共安全和公民隱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加快將華為塑造成全球生產網路的節點,將其作為提升國家實力的主要企業。僅中國開發銀行就向華為提供了300億美元優惠貸款。同時華為作為高科研公司獲得了中國政府減免稅收200億美元,當局也為華為提供土地折款20億美元。從2013年到2018年,華為獲得中國政府補貼是諾基亞所獲芬蘭政府類似補貼的17倍。這使華為產品的價格低於其它主要競爭對手30%左右。

中國趁'08金融風暴後強力補貼 助華為打敗對手

2010年華為試圖與美國最大的電信企業斯普林特(Sprint)交易,被美國政府阻止。但華為通過與美國政界有密切關係的遊說者,繼續保持它在美國市場中產業利益鏈。例如在美中貿易戰期間,美國政府把華為放入實體名單內,華為因此支付了川普的籌款人邁克爾·埃斯波西托(Michael Esposito)每月50萬美元,他成功地遊說了白宮和商務部,雖然華為仍在實體名單上,但與華為做生意的美國公司可以豁免。華為的美國供應商可以規避美國政府的許可,通過在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等地的分公司繼續向華為提供芯片。

2012年至2019年,華為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比重,從4%增加到17.6%,超過蘋果手機,而同期市場比重最大的三星手機從30.3%下降到21.6%,如果從目前4G市場份額和華為已經獲得的5G合同推算,包括華為與俄國占電信市場最大比重的移動電信系統(MTS)公司簽署的5G設備協議,華為僅在歐洲5G基礎設施市場就佔有28%,高於愛立信的27%和諾基亞的23%。

共黨的華為已嵌入全球產業鏈 蠶食民主原則

美國目前試圖阻止其盟國使用華為5G,但是目前英國電信再次成功遊說了英國國會和政府,允許華為繼續參與在英國架設5G網絡,而德國和法國仍未明確拒絕華為。華為已經嵌入到歐美民主國家的產業利益鏈中,川普的美國第一和利益至上,很少使其他盟國信服。華為強化了這些國家的官商結合以及跨國公司利益至上,這些利益集團在全球產業鏈中相互依賴,共生共利。民主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全球市場產業利益鏈與專制資本主義國家形成了全球同構體,直接蠶食了民主原則。民主的存活需要徹底改變全球政治經濟體系。

(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