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月津港燈節」即日起到2月16日在台南市鹽水區月津港周邊登場,今年的燈節以「海市蜃樓」為策展主題,台灣與國外外藝術家還有大專院校生帶來51組燈景作品,呈現璀璨奪目的視覺驚艷,開幕以來,月津港周邊滿滿的人潮圍著燈景作品拍照打卡,現場瀰漫著濃濃的過節氣氛

今年的策展主軸以「海市蜃樓」為主題,分為水域燈區與巷弄燈區兩大展覽區域。主辦單位台南市政府表示,展出的光景藝術作品,透過虛像與實像交錯的不同表現手法,呈現,是幻象,也是真實是海潮的波浪,又或是在深海中看見的奇景,呈現一體不只兩面的概念,讓觀者能以不同視角發現世界的曙光。

今年的燈景作品又有哪些亮點呢?且讓新頭殼記者透過鏡頭,讓您一覽實境。

 

 

流冰之花,藝術家陳昱榮以一朵朵盛開在水面上的流冰之花,如同冰晶般如夢似化,以珊瑚為意象,追憶曾經繁華的港口,也象徵來自海洋的生命;作品隨著時間產生不同的燈光變化的效果,無所不在的漸層光緩慢流動,好比物轉星移,時間會過去,記憶會留下,就像是含苞待放於水面上的花,在虛實之間等候遍地開花。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地上的星河,藝術家蔡潔莘透過工作坊,與鹽水國中的學生共同創作,利用回收的玻璃酒瓶、與報紙、瓦愣紙箱等材料,邀請大小朋友重新觀看習以為常的事物,賦予廢棄物獨一無二的新生命;帶領民眾以獨角仙為發想,運用想像力,製作出各種擁有不同可愛姿態的昆蟲,並加上黑燈管,暗夜螢光,就如同地上的星河。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等高落差,藝術家蔡宜婷表示,地圖上會將地表高度的各點連成線,透過等高線的分佈來呈現地表起伏,這項作品假想連結地面上高度相同的各點,投影成曲線,以等高線條的分佈,呈現當地地形,從河岸邊緣貼近地面依序升高,並模擬消逝、變遷中的地平線,暗喻海平面上升、海岸線退縮,與氣候變遷的省思。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海波浪,藝術家游文富表示,海洋,是生命原始的棲地,一波波打上岸的波浪,述說著海的故事,巨型的竹編波浪,向量性地由湖邊往陸地延伸,線性到面性的隨風蔓延到岸邊,從山裡走到海岸,從遙遠的海岸走進月津港;港口記憶慢慢被推上岸,在這個是港非港的空間中,盼展現更多如夢似幻的人文故事,找回昔日的美麗原貌。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運用幻象-洞」,「有用主張」團隊表示,「運用幻象-洞」以光為素材、以水為概念,透過錯視的手法,將大量流星燈排列出二維的幾何圖象,形構出靜態卻富有景深的錯視圖形。在結合燈光的單一模式運作後,創造出看似流動的燈光,但在視錯覺的效果下,成為流向未知黑洞的滔滔河水。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穿越津昔,藝術家林建志表示,月津港為台灣早期的重要商港之一,隨著時代及地景環境的變遷,過往景色早已不復見,遙想當地曾為商港,翻騰於星光熠熠的夜空中,乘載記憶的鯨魚,是從大海穿越時空而來的貴客,將過往的美好呈現在諸位眼前,並遊向未知的黑洞,勇敢的朝著未知的光影世界前進。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深海飛行,日本藝術家森岡厚次表示,飛船外型就像隻水母,伴隨著宇宙的流動,承載著人們重要的記憶,緩緩出港越海、穿越今昔,循著燈塔的光芒飛向天空,那裡有過去也有現在, 仿荷鄭時期的飛船,也象徵的昔日鹽水港口繁榮的貿易,盼為人們帶來希望,同時也串連起當地文史與人們情感的連結,朝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

光合光盒,「沃手工作」團隊表示,六十四顆載浮載沉的冰塊小燈,方盒內的燈管透過太陽能板吸收光能發電,產生不同層次的光彩,流動在水面之上,為空間帶來特殊的奇幻感。光,不斷地創造與生產所帶來的能量,提供萬物所需,吸收光能產生電力的光盒,讓永續的希望在月津港的黑夜中發亮,彷彿植物行光合作用,有光,才得以生存。文,台南市政府提供。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