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於2020選舉大敗,黨內不斷傳出改革、檢討等聲音,台北市議員戴錫欽、李明賢、李柏毅、張斯綱於15日上午拜訪前總統馬英九。馬前總統認為,九二共識不是不能調整,但無論如何都應符合四前提,包括遵循中華民國憲法、民意支持、北京能接受和國際可理解,賦予九二共識新意涵。

馬英九表示,更重要的是,北京和民進黨要放棄對彼此的敵意,兩岸關係才有機會好轉。他曾在「馬習會」時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場地有一個類似我方總統府的建築物,作為演習之用,台灣人認為這種作法不是善意的表現」。

馬英九指出,他主張不統、不獨、不武,還是能有效維持現狀,邦交國大致維持不變。台日之間1972年斷交後簽訂60個協議,有28個在馬執政時期,台美之間互動頻密,美方內閣成員破冰來訪、201億美元軍購,提供對唯一是無邦交的我國免簽證服務。

2008年3月26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席與美國總統小布希通話,兩岸將在「92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對話諮商;胡錦濤告訴布希,「九二共識」就是兩岸雙方都承認一中原則,但彼此對「一中」定義不同。馬英九認為,顯然美方對於兩岸恢復互動的互信基礎是理解支持的。

馬英九指出,歷經時代的變動和民進黨的操弄,許多人對於「九二共識」已不瞭解,甚至被戴上口號式的紅帽。他認為,「九二共識」必須要有新的意涵,特別是九二共識賦予「各自表述」的靈活性,而非一成不變,「期待黨內能夠凝聚共識,讓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符合社會期待」。

國民黨未來的路線方向時,馬英九建議主軸為「民主保台、親美和陸」,保台不僅是捍衛台灣的民主選舉「不會改變」,也包括台灣多元、相互尊重的價值及生活方式。對外,與美國維繫緊密的合作是朝野共識,「國民黨雖然在野,跟美國各界的互動必須加緊腳步」,對美工作不是單一政黨的專利。

馬英九也表示,兩岸和平在台灣是高度共識,對國際環境的也有積極正向的幫助,「期待國民黨儘速走出低潮,調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