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被俗稱「七星區」的第12選區,包括汐止、瑞芳、平溪、雙溪、貢寮、金山及萬里等7個行政區域,現任選區立委是時代力量黃國昌。而2020立委選舉則是國民黨李永萍、民進黨賴品妤、時代力量賴嘉倫、安定力量孫繼正、統促黨張依維、無黨籍周武榮等「6搶1」的局面。

2020立委選舉,新北市第12選區共計有6人登記參選。/圖:翻攝新北市選委會網站

七星之亂 源起國昌

現任選區立委黃國昌過去以學者身分參與公民運動受到注意,特別是在2014年318學運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成為具全國知名度的公眾人物。2015年時代力量成立,黃國昌被推選為首任黨主席,並在隔年立委選舉順利當選。一般認為,黃國昌當選原因除了國民黨執政不佳之外,民進黨的「禮讓」更是關鍵。

而黃國昌對於「禮讓說」諸多不滿,不止一次嗆「不要再用『禮讓』吃豆腐」,加上黃國昌的「堅持」,對民進黨政府有諸多批評,時常與佔國會多數的民進黨團高分貝互嗆,引發綠營從政黨員與支持者不滿。

2017年黃國昌遭安定力量連署罷免成案,最終因同意票未達門檻6萬3888票,罷免案不通過;但同意票4萬8693票大幅領先不同意的2萬1748票,顯示黃國昌在選區經營上未能深入基層,讓連任之路閃爍紅燈。

黃國昌最終選擇不在「七星區」競選連任,但與民進黨「協調」無果,派出國會辦公室主任賴嘉倫披掛上陣;而民進黨則是巧妙利用時力內部矛盾,徵召已退出時力、現為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的助理「太陽花女戰神」賴品妤出戰。這大、小綠路線之爭,成為這場選戰中最大的「變數」。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因追打弊案有「戰神」稱號,但也惹怒民進黨人士。/圖:翻攝黃國昌臉書

時空轉換 藍綠消長

從最近的2次選舉,4個項目來看,藍綠的「消長」的確相當明顯:2016年總統選舉,藍軍是請假參選的新北市長朱立倫,而綠營是前次出戰新北市長吞敗的蔡英文。結果蔡英文在這個區域拿下53%、8萬5736票;而朱立倫則只拿到35%,5萬6378票;另一組參選人則拿到12%的選票。綠勝藍敗,當然大環境與2014的318學運、2016的換柱有很大的關係。

2016年的立委選舉,如前段敘述整合,由黃國昌代表泛綠征戰,拿下52%,8萬508票;而藍軍李慶華則是比總統票多出9%,拿到6萬8318票,得票佔44%。可見整合綠大於藍,但必須注意的是,立委整合綠的得票低於綠營總統票,但兩者極其相近,或可解讀為綠營在此地的「天花板」。

2018年市長選舉,在沒有第三組人馬分割的狀況下,國民黨的侯友宜在「七星區」拿下60%,10萬54票;大贏民進黨前縣長蘇貞昌的40%,6萬6106票。或許與「韓流」的外溢效應、民進黨陣前換將蘇貞昌準備倉促有關;但若與市議員選舉相較,「大綠」的基本盤,似乎就是維持在40%。

市議員選舉,「七星區」分為兩個選區,以當選席次來看是綠3藍2,但加總得票數字來看,綠3將總共拿到6萬1994票,佔40%;而藍2人則有7萬3187票,佔有47%。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選舉中,時力在汐止、金山、萬里有推出自己的侯選人,拿到1萬2024票,若加進綠選將的得票,則倒贏國民黨831票。可推論整合綠才有小贏的可能。

 

新北市第12選區近2次選舉藍綠得票圓餅圖。/圖:新頭殼合成

兩大票倉 屬性不同

「七星區」雖有7個行政區,但選舉人口集中在汐止、瑞芳兩個區域。而這兩個行政區則因歷史發展的過程,人口組成及其政治屬性大不相同。

瑞芳是傳統早期發展城鎮,昔日以礦業繁華一時,1990年代受《悲情城市》、《戀戀風塵》等電影帶動,發展出以礦業文化為中心的觀光業。因礦業的沒落,這個區域的人口,自1986年起以淨外流居多。從歷次選舉的得票上觀察,瑞芳政治光譜偏綠,以同情基層勞工、反對抗爭者為基本屬性。

而汐止則是夾在首善之都台北和基隆兩大不同行政區域中間,卻與新北市行政中心相隔遙遠。三環也好、三線也罷,都與汐止無關;民生汐止線被台北市長柯文哲形容成「盲腸」,要等他「有空再說」、北捷延伸基隆案,每到選舉被提起,現在還在綜合規劃及環評作業。而依官方數字,汐止設籍人口數達20萬,但實際居住人口數保守估計超過30萬人,其中包括北市「溢出」(設籍北市居住汐止)、東部「打拚」(台鐵花東北上,大台北第一聚落)及新住民、外勞(工廠、照護),而這些沒有當地投票權的外來人口,卻在經濟實力、人際網絡上左右輿論風向。從人口組成及歷次選舉結果觀察,汐止政治光譜無常態偏藍綠;以人際接觸與實際民生相關建設為選擇意向,例如交通通暢、水患解決。

因汐止交通問題,新北市交通局在汐止大同路建置11組etag偵測器及利用3組智慧監視器,即時推估車流,預警進行道路壅塞導引及事故管理。/圖: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整合分裂 藍綠難題

本區「6搶1」參選爆炸,會不會到最後時刻,藍綠「自動歸隊」?或是總統、立委「分裂投票」?加上選區有過藍綠翻轉的過往,戰況可謂相當激烈。藍、綠都有整合分裂的問題存在,綠營的「大、小綠路線之爭」是檯面上的分庭抗禮;而藍軍則有同質性、「有戰績」(發動罷免黃國昌)的安定力量暗潮洶湧。鹿死誰手?其實該說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

目前「七星區」立委選舉民調,《GSSC大社會調查中心》10月29日的調查結論:該區選區結構藍略大於綠。賴嘉倫雖熟悉地方,但曝光度並沒有黃國昌高,加上賴品妤分票,李永萍翻盤成功機會高。《無情真實的未來預測》11月9日的報表資料:李永萍的勝選機率高達81%,賴品妤則僅有19%。事實真是如此嗎?問題在於都沒有算進「分裂」的對手—安定力量孫繼正、統促黨張依維、無黨籍周武榮,他們瓜分得票後,藍綠的差距還差多少?

賴品妤參選新北市第12選區,雖說是大、小綠協調破局之後的「異軍突起」,但並不能說賴品妤完全與選區「沒有淵源」。賴品妤父親、前立委賴勁麟過去選區曾「經營」過瑞芳等地,且該區的唯一一席市議員為民進黨籍,再加上金山、萬里等區選民結構綠大於藍,對賴品妤來說算較有優勢,而「最後決戰點」將落在汐止。泛綠最大的整合問題在於黃國昌「欽點」的國會室辦公室主任賴嘉倫和以無黨籍身份參戰的律師周武榮。一般人對於賴嘉倫的印象,多為「黃國昌的幕僚」,相較於擁有戰神之稱的黃國昌,賴嘉倫的個人形象並不鮮明,雖然屢屢強調「深耕」地方,但一般人要「連結」賴嘉倫三個字多有困難;而周武榮早期曾獲民進黨提名參選汐止市長,地方經營也不容小覷。這些「分票」的結果,就可能重演2018市議員選舉,讓「正綠」得票少於藍。

時力賴嘉倫由立委黃國昌陪同掃街。/圖:翻攝自賴嘉倫-嘉恁作伙向前行臉書
無黨籍律師周武榮過去曾參選立委、汐止市長。/圖:翻攝周武榮臉書

受到大綠、小綠分裂影響,國民黨在本區情勢較被看好。李永萍訴求「經驗」、「文創」與「交通」三張牌,加上過去曾任二屆立委、台北市副市長及文化局長的資歷,訴求要用「文化觀光」、「地方創生」及「社區再造」來振興七星區的經濟,並提出多項改善汐止交通的方案及措施,得到不少選民信任。但李永萍是「空降參選」,本身和汐止、瑞芳、金山、萬里等區並無淵源,這是她的最大罩門。相對於早在2017年歷經「罷黃」試溫、自詡「握了一、兩萬雙手」的孫繼正,他是在地人,勤跑選區,當地選民接受度高;會不會到後來「選人不選黨」?或是孫的「分票」能力大於賴嘉倫?都是李永萍沒辦法安穩、笑看的原因。另外,統促黨推出的張依維,在登記參選之前以「做善事」名義活躍於地方,且她曾擔任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的秘書,相信也會分裂在兩岸議題上偏向「急統」的部份票源。

孫繼正強調自己是「在地人」。/圖:翻攝孫繼正臉書
 
統促黨推出的張依維,在登記參選之前以「做善事」名義活躍於地方。/圖:翻攝中華統一促進Dang張依維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