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三天發生美食平台外送員的車禍事故,造成三人死亡的悲劇。勞動部迅速認定這些美食平台與外送員之間是雇傭關係,必須給予外送員賠償,而且將會加強對這些外送美食平台的勞檢。近年來,所謂的分享經濟崛起,勞動權益確實是外送平台的諸多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連續數日的機車死亡事故,暴露出更重大的一個問題是,台灣的機車政策在哪裡?
要說機車是台灣人最重要的日常交通工具並不為過,全台機車總數約在一千四百萬台之多,也就是平均每兩個人,就有超過一台機車,可是台灣的交通政策與道路規劃,卻完全沒有給予機車族相對等的重視,也因此造就出叢林法則的機車文化,沒有政策和不良文化兩者形成惡性循環,使台灣的機車肇事傷亡率居高不下。以台北市為例,今年機車肇事的傷亡率占全市交通事故的八成以上,而且肇事者多在18至25歲之間,都是青春正好,開始加入經濟生產的世代。
無論是通勤、外務、配送,或者是旅遊,台灣有太多人把機車當作主要的代步工具,可是台灣地狹人稠,都市規劃不良,道路的設計基本上都是以汽車為主體。近年來,人行空間漸漸受到重視,人行道越來越寬,自行車也得到相當程度的關愛,單車族的專用道越來越多,但是機車擁有專屬路權的道路相對卻比較少,於是汽機車混流就成了平面道路的交通常態。
如果機車的駕駛規則與汽車相同,汽機車混流也不該是甚麼問題,就像我們在國外也常常看到重型機車可以上國道,但國外機車在行駛時便視同汽車,很少見鑽車的行為。可是台灣因為人多車多,為了避免塞車便演化出一種「分割路權」的概念,也就是機車在同一車道上與汽車並行,或者是從兩車的車縫中鑽車的行為,都是合法且正當的。甚至,城市裡還在很多的十字路口設置了機車停等區,這等於是鼓勵機車騎士在紅燈時的鑽車行為。對於汽車駕駛來說,汽車有很多的視覺死角,左鑽右竄的機車彷彿電玩遊戲裡突然冒出來的戰鬥機,又快又小充滿凶險。
於是乎,機車族抱怨路權分配不平,禁行機車道太多、兩段式左轉太麻煩、機車不能上國道;汽車族則對機車族充滿恐懼,搶快、亂鑽的騎車文化,讓機車上國道的議題很難得到多數民意的支持。所以,在一連串外送員死亡車禍之後,政府該檢討的不只是勞動權益的問題,更應該開始重視機車本位的交通政策。因為,外送員車禍之後的勞動權益,是撞死之後的補救措施,但我們更應該做的,不是應該防範於未然,讓外送員和所有的機車族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下上路和回家嗎?
目前台灣的道路環境,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面規劃機車專用道,也很難立即提升機車的騎乘文化,但中央和地方的交通主管機關能不能開始思考幾個議題:可不可以先在穿越性的主要幹道闢建機車專用道?主要河流的河濱土地寬廣,除了自行車道之外,可不可以也有機車專用道?機車上國道的議題有沒有折衷方案?例如,路肩開放作為機車車道?因為路肩是作為救難使用,而機車輕巧且機動性強,一旦有事故發生時,機車從路肩駛離或排除都不是困難的事。當然,如何規劃出機車為主體的交通政策,需要集合更多專業與實務的智慧,並且因地制宜,但這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因為這是在搶救生命,搶救台灣年輕子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