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水雉族群從原本不到50隻的瀕危到穩定成長,到今年繁殖族群創新高,成鳥數量高達1,024隻,其中台南市官田區就佔了77%,穩坐全台灣水雉族群量最多的區域,而這段精彩曲折的傳奇歷程,由《雉在菱里》這部拍攝歷時19年的紀錄片如實記錄。

官田地區是台灣菱角產業重鎮,採「稻菱輪作」的耕種方式,廣大的農田除了生產稻米、菱角外,由於採用友善農法,不但是台南市鳥水雉的首要棲地,亦成為昆蟲、蛙類、水鳥等田間生物的重要庇護所,不過在九零年代,這裡的水雉族群曾因棲地開發與農藥過度使用等諸多壓力下而命懸一線,幾乎滅絕。

民國79年,臺灣高鐵規劃路線通過臺南市官田區葫蘆埤,為了避免工程對當地水雉棲息環境造成影響,經協商,由臺南市政府向台糖公司承租官田區隆田農場15公頃土地作為「水雉復育區」,透過營造人工埤塘濕地,提供水雉繁殖棲地,以確保核心族群。96年起,為強化園區的濕地生態教育功能,「水雉復育區」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在持續努力下,水雉數量從瀕臨絕種,到現今族群持續穩定成長。

《雉在菱里》影片拍攝者邱彩綢自89年即開始拍攝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從無到有的歷程,98年水雉集體中毒事件後,邱彩綢也跟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夥伴到處撿拾水雉屍體,長年來,詳實紀錄水雉保育的歷程與艱辛。

林務局表示,當年,水雉的棲地營造沒有前例可依循,透過中華野鳥學會、臺南市野鳥學會等民間團體推行,台灣高鐵公司企業資助參與,台南市政府、交通部鐵道局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等政府單位監督與協助,蒐集文獻與參考國外水雉棲地模式,在旱地上人工開挖成淡水埤塘,栽種菱角、芡實、睡蓮與印度莕菜等浮水性植物,營造適合水雉的棲地。

不過,園區棲地的經營管理存在許多課題,例如清除荷花,或者移除泰國鱧、泰國塘虱和福壽螺等外來種,以及菱角的病蟲害防治、各浮葉性植物間與強勢植物間的競爭,這繁重的工作,仰賴的是一群千歲團的農工與熱情的夥伴努力拚搏。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19年來,從搶救水雉存亡,到約有100隻水雉在此安居,每年繁衍出約100隻水雉雛鳥,再到近年來推展園區外的友善耕種,已成為水雉的庇護所及農民的資源中心,除了園區內水雉棲地管理、生態監測調查及環境教育外,更結合「里山」概念,走入鄰近社區推廣友善耕種,結合水雉保育設計農村遊程。

林務局表示,《雉在菱里》記錄了台灣官田地區這一群人身體力行的里山實踐,並呼籲社會各界珍視官田地區水稻與菱角輪作的獨特農業型態,用保存農業文化來維護水雉重要棲息地,守護凌波仙子的倩影在台灣生生不息。

近20年來,水雉族群從原本不到50隻的瀕危到穩定成長,到今年繁殖族群創新高,成鳥數量高達1,024隻   圖:林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