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引用海基會交流雜誌最新一期報導

上班族小雯對美妝有興趣,平時經常上網瀏覽新品,不過最近她發現自己的臉書,總會不斷跳出美妝品牌廣告,或美妝版主的業配文,雖然她從未在廣告中留下個資,但社群網站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已掌控她的興趣及慣用的搜尋模式,使她成為廣告主的目標客戶,進而達到行銷目的。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沙灘上行走,腳印可用沙子蓋掉;但徜徉網路世界,一旦留下足跡,卻很難消除。「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就是網路便利性的代價,它將讓你在大數據面前無所遁形。

上網就有曝光個資風險 凡走過必留痕跡

網路如同空氣和水,幾乎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尤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商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上網已是家常便飯,不過,消費者可曾想過自己瀏覽過的網頁,在社群網站放的文章、照片、影片,下載過的App,甚至線上購物,都有留下個資的風險。

根據「全民資安素養網」對於數位足跡的定義,指我們在網路上從事的所有活動或行為,所留下來的痕跡。數位足跡可能包括在Google搜尋過的關鍵字、網路分享過的照片、影音平台上傳過的影片或網路直播的內容、他人或自己的 Facebook頁面上的留言、註冊在社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檔案、瀏覽網頁的紀錄、YouTube上曾經看過的影片等。

網路cookie小甜餅太強大 紀錄上網歷程

在瞭解數位足跡前,必須要瞭解什麼是cookie(小甜餅)。cookie從字面上意思當然是餅乾,但在網路上,cookie則是一種技術,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網站記錄用戶的一些訊息,以便用戶下次造訪網站時能認出它。舉例來說,cookie技術直接紀錄你的使用者代號、密碼、搜尋關鍵字、email等,讓使用者在填寫某些網路表單的時候,可直接點選,不用重新再填寫個資。而使用者所留下的數位足跡,也可能讓其他人追蹤你的網路行為,包括曾瀏覽過的網站、搜尋過的關鍵字,以及在社群網站上的朋友。

隨著智慧型載具入手門檻大幅降低,現在很常見的就是手機App授權,比如下載遊戲App,使用臉書帳號註冊登入,常被遊戲業者要求授權使用帳號;瀏覽購物網站或新聞網站會員時,你的瀏覽紀錄也可能被業者拿去作為行銷依據。數位足跡看似是享受網路便利之下所產生的必要之惡,只是這種個資外洩的狀況,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生。

擁有數位足跡等於掌握商機 客戶喜好一覽無遺

數位足跡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美國科技作家Patrick Tucker的著作《遙測個人時代》當中就寫道,電腦系統運用感測器、攝影機和微晶片來蒐集它們(及我們)的共同環境相關資訊,同時它們也正在發展遠超越人類的知覺能力。我們做了什麼、如何生活、如何與機關團體及彼此互動,很多都發生在網路上,可以遙測讀取,並留下我們去過哪裡、以後會去哪裡的線索。當你訂下一個約會並存到iPhone的行事曆上,當你離開家並設定與警察局直接連線的家用防盜警報,當你啟動手機的GPS,當你使用預付的地鐵卡搭地鐵,使用附無線射頻辨識標籤(RFID)的識別證進入辦公室,你已經創造了一條軌跡。只要有人(或電腦或任何東西)能夠把儲存著該資料的伺服器和硬碟的資料存取下來,就能把你一覽無遺。

數位足跡有優點也有缺點,細究其優點,企業主一旦擁有它,幾乎等於掌握商機,有別於過去只能花大把鈔票在各平台登廣告,或者舉行很多場次的焦點座談,有了數位足跡後,企業透過掌握客戶的瀏覽習慣,能更直接的掌握客戶喜歡那些商品,或是瞭解近期熱門話題是什麼,進而思考如何包裝商品,數位足跡讓企業主省去很多亂槍打鳥的行銷費用,對於市場來說,也增加交易效率,因為對消費者而言,可望更快找到需要的商品。

港人反送中遭逮 突顯數位足跡影響力

然而,數位足跡所牽涉的,就是個資與隱私議題,若妥善應用,可發揮很大的影響力;若被拿來不當利用,就會成為問題。

擅長分析大數據的網路工程師李義德直言,若數位足跡只是成為廣告主行銷的方式,倒不至於造成太大問題,如果像在香港或中國大陸,更要擔心的是因為留下數位足跡,而成為極權政府的監控對象,比如6月在香港發生的百萬人反送中大遊行,有不少示威者依賴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的群組互通消息及部署,但群組管理員竟被警方以「串謀公眾妨擾」罪名逮捕,按理說即時通訊軟體應該只有在群組中的成員才看得到,卻遭政府監控,突顯數位足跡若遭到不當利用,或成為監控資料,將成為一場夢魘。

李義德表示,上網的行為樣態實在太複雜,舉凡搜尋關鍵字、在社群網站貼文或留言、看網路影片、瀏覽論壇,或者操作網路銀行、玩線上遊戲等,容易留下數位足跡,有時甚至在沒有主動提供個資的情況下,卻依舊「被動」地遭網站出賣,將帳號給第三方資料庫使用。

保護隱私減少曝光個資 數位痕跡留下越少越好

對於民眾來說,在無法確定個資會被拿去做哪些應用的前提下,得思考如何減少留下數位足跡。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過去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曾說,保障數位隱私不是只有政府的工作,每個人也都要學習,如何充分運用《個人資料保護法》明定的「查詢、複本、更正、停止、刪除」五項基本權利,自我保護。

3C達人陳承佑建議,盡量避免使用社群網站(如臉書)的帳號,註冊其他網站或遊戲,因為社群網站的帳號容易被企業拿去應用,由自己創建帳號和密碼的帳號,還是屬於自己的。另外,使用網路服務或者玩線上遊戲,結束後必須登出,尤其使用網咖或其他的公用電腦,更要留意,平時要定期清除cookie、定期掃毒,也可適時用adblock等軟體阻擋廣告,就可避免誤點進去。

現在社群網站龍頭臉書,聲稱擁有24億用戶,相當驚人,但使用的風險相對越來越高。陳承佑表示,在臉書或其他社群網站上,不要留下個資,比如姓名、住址、電話等,並盡量不要和家人的帳號做連結,以防讓有心人知道哪些人是同一個家族;有些比較私密的照片或影片,都應避免上傳社群網站,或是雲端資料庫,即使已經將隱私設定成個人瀏覽,都不建議,像之前很多國外名人的裸照外流,雖然上傳網路前有做隱私設定,仍被駭客侵入之後對外散布,由於駭客無孔不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上傳。

陳承佑也說,應善用隱私權設定,將貼文限制分享的對象。此外,近日很熱門的詐騙個資手法,就是不肖人士冒用企業的名稱,成立臉書粉絲團舉辦抽獎活動,獎品都相當大方,例如留言加分享就能抽手機、筆電、汽車,甚至房屋,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這些獎品,但參與民眾的帳號仍被騙到手。因此,民眾在看到抽獎活動前,可先確認該粉絲團名稱旁,是否有出現藍色勾勾標章,這代表臉書已確認是屬於該公眾人物、媒體公司或品牌的真實專頁,較具公信力。

數位足跡堪稱雙面刃,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民眾越來越依賴網路,個資恐不再屬於個人,現在能做的,就是減少讓自己的隱私暴露在網路上。但往好處想,我們身在民主國家,政府不至於將民眾個資拿去做負面應用,甚至成為全面監控的工具,否則就會像喬治歐威爾的名著《1984》,「老大哥」隨時盯著你,這是多麼讓人恐懼的氛圍。面對數位足跡,民眾應抱持謹慎態度,在使用網路前,思考這項難以抹去的痕跡,到底會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

(本文由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