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中日戰爭期間,日方被指使用化學武器,日前有日本學者找到相關的正式報告,在長達100頁的軍方舊文件中,列出1939年7月,日軍在中國山西省山岳地區的戰鬥情況、砲彈的使用情況、毒氣彈使用命令等紀錄,包括日軍使用會讓人體皮膚、粘膜潰爛的「糜爛劑」,以及強烈刺激呼吸器官的「噴嚏劑」毒氣彈。

日本「共同社」報導,指歷史研究者松野誠找到相當於部隊正式報告的《戰鬥詳報》,該文件隸屬在中國北方作戰的北支那方面軍附屬毒氣戰部隊「迫擊第5大隊」的文件,文件上註明大隊接到上級部隊的命令,決定使用裝入糜爛劑的「きい彈」(黃彈),與加入噴嚏劑的「あか彈」(紅彈)。在當年7月6日的戰鬥中,日軍步兵向中國軍隊陣地發射31枚紅彈,17日再使用60枚紅彈、28枚黃彈;到了18日,增加使用140枚紅彈以20枚黃彈。

文件上還記錄首次使用黃彈的評價,稱「效果非常大」,而松野表示,這是地面部隊在中國使用黃彈的第1個事證。據了解,日軍在戰敗時,有組織地毀棄此類相關紀錄文件,這份文件有可能是由部隊相關人士私人保管,才得以保存至今。

據維基網站資料顯示,日軍使用黃彈紀錄首見於1942年於緬甸的戰爭中,是由日本皇軍1939年研發的化學武器。

至於學者松野誠是日本現代史研究者,曾出版許多關於日軍生化武器的相關書籍與論文。此之發現《戰鬥詳報》的詳細內容,將刊登在日本月刊雜誌《世界》8月號。

松野誠所謂的中日戰爭,是指「抗日戰爭」(1931年─1945年),是中華民國與大日本帝國間的戰爭,在美國等其他同盟國的協助下,日方最終投降。

日軍1939研發出裝入糜爛劑的「きい彈」(黃彈),圖為陸軍忠海製造所的化學工廠。   圖:翻攝自維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