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雄市議會開議,市長韓國瑜連日來在議會被「慘電」,不少議員認為認為韓市長對市政不了解,桃園市長鄭文燦接受《新頭殼》專訪時,以過來人身份建議韓「改變高雄需要一步一腳印」。他表示,執政桃園市4年獲得超過7成的滿意度,就是因為他從「市民主義」出發,以人民需求為第一優先,透過穩健的財政規劃勾勒、執行桃園近年來的許多重大建設,打造「幸福經濟學」,創造不一樣的桃園奇蹟。
鄭文燦有感而發地說,當市長四年,他理解一個好的地方治理要廉能有力、簡政便民,運用智慧工具、同時要有市民主義的角度,讓城市建設與市民期待相符合。他表示,上任後,他用了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地方上跟市民在一起,因此他知道市民是怎麼看政府的、瞭解要做一個有感的執政,讓不少桃園人都覺得改變是有感的,這不是只表現在高民調,而是許多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幸福感都會提升。
桃園市目前有多項大建設,包括航空城計劃案、台鐵高架化及捷運軌道建設,鄭文燦說,希望這些大案子在任內都能定案開工,讓基礎重大建設可完成;此外,也要從「幸福經濟學」的角度,透過一些中小型建設及社會福利政策,還有精緻的文化活動,讓市民覺得軟硬體、大小建設政府都有兼顧。像是市府目前規劃八個休閒農業區,推動「一區一花」打造休憩產業特色,不但為地方帶來人潮商機,新的體驗式旅遊也獲得民眾熱烈回響。
此外,鄭文燦上任後增辦公托中心、推動11個運動中心及30個圖書分館,並規劃30個親子館。他說,這些是市民可及的多元設施,細緻的建設讓市民有感,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
為了讓重大建設順利推動,鄭文燦強調,桃園財政穩定規劃是關鍵。在第一屆任期內,桃園的舉債並沒有成長,但是未來四年因人口增加,又處於黃金建設期,在員額、薪資、業務、建設支出等綜合需求下,債務將增加。
鄭文燦表示,在建設推動初期,適度舉債挹注建設有助於產生加速建設財源籌措、促進土地開發等相關效益,長遠來看,在進行包括都市計畫、區段徵收、場站開發等土地開發方式時,審慎評估土地標售可行性及期程,可帶動整體經濟發展,也能夠促進各項稅收穩定成長;同時,未來建設帶來的收益,也將優先用來弭平開發成本、償還舉債,這樣的運作模式過去是如此,未來也會依此原則進行,預計在明(109)、後(110)年會有較多土地標售收入挹注,平衡財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