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本月8日即將率團訪問美國華府,針對美中貿易協議進行最關鍵性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在個人「推特」表示,從10日開始,美國對中國總值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的關稅,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5%。川普抱怨目前跟中國的貿易協議談判仍然在進行,但進展太遲緩。
原本川普是要在3月1日提高中國輸美商品關稅,但於2月宣布延後此一懲罰性措施。期間美中雙方貿易談判團隊多次在華府與北京進行磋商,甚至傳出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於5月或6月舉行「簽署峰會」(Signing summit)。華府屢屢樂觀地放話可能達成協議,但白宮官員也數度表明川普不會為了簽署協議而簽署,如果不滿意,川普隨時會走人。就在劉鶴抵達華府前的最後關頭,川普再次使出他慣用的談判策略,揚言提高對中國商品的課稅。有國際媒體報導,北京可能因此取消劉鶴訪美之行。美中關係再次陷入緊張,連帶全球股匯市也受到波動。
事實上,熟悉北京談判行為模式的人對此一結果都不會感到驚訝。而嫻熟商業談判的川普,更是對「黑臉白臉」交替運用的談判手法樂此不疲。
由於華府堅持北京必須具體承諾進行「結構性改革」,主要包括取消強迫外資技術轉移、停止不公平補助國營企業,以及不得違反智慧財產權等內容,樣樣都嚴重衝擊現階段習近平對內管控中國經濟頹勢與領導威望。而華府背後最終的戰略算計,就是要制衡中國藉由此述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來提升自我在先進科技產業能力,進而轉化為「2025中國製造」計劃的動能。
對北京而言,華府種種要求直接挑戰習近平推動的國家發展重點項目,怎可迫於川普壓力就全面讓步?因此,採取「拖字訣」就是北京首要思考策略,北京認為共和黨在去年美國期中選舉敗選,輸掉眾議院多數席次,讓川普「跛腳」,去失談判優勢。甚且川普面對國內「通俄門」調查案,連任前途暗淡,甚且美中貿易戰拖得愈久,美國經濟也可能受創,因此只要爭取更多時間,優勢站在北京這一邊。
但北京未料到的是,共和黨仍保有參議院多數優勢,川普在「通俄門」的調查案也驚險過關。美國經濟情勢也維持良好狀況,失業率更創下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最低點。川普也技巧性地將過去10個月裡,將中國輸美產品提高課稅的決定,定義為促成了美國良好的經濟成果。如果再加上共和黨內無人挑戰川普連任,民主黨內則陷入20人表態參與初選的內鬥,種種發展都讓川普老神在在,反而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交手中,逐步站上制高點。
面對川普的來勢洶洶,北京也深知「拖字訣」不足以敷衍華府。3月在北京開的人大與政協兩會,北京就策動「外商投資法」的立法,試圖讓華府看見北京的具體作為。北京此一動作,促成川普決定延後3月1日大限,給予北京一段時間的「聽其言觀其行」。
「外商投資法」給予外資企業國民待遇,規定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列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並宣示外商投資企業可同等享受政府支持政策、平等參與標準化工作、公平參與政府採購活動等。在對外資企業的投資保障方面,「外商投資法」也強調行政機關不得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對智慧財產權的侵權行為,則嚴格依法追加法律責任。
「外商投資法」固然回應部分美方的要求,但與過去版本相較,內容條文大幅精簡,致使內容多淪為宣示性或原則性的定,許多規定含糊不清,因此外界對於此法能否有效執行仍有相當程度的質疑,尤其對於外資企業,北京仍維持國安審查機制,更賦予中國中央絕對的裁量權。
對於美中貿易談判最大的角力點,就是華府堅持要納入有效的執行機制,北京並不讓步。顯然川普對於北京試圖拖延談判時程已感不耐,甚至他在「推特」中暗示中方企圖重啟談判,因此決定在劉鶴訪美前,「先行預告」即將提高中國輸美產品課稅。
無論這是不是川普給北京下的最後通牒,抑或是談判的手法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北京在全面讓步的空間有限,川普也自認擁有較多談判利機,美中兩強的貿易角力,將進入下一個激烈競爭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