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即將屆滿三十周年,香港一名中學歷史及通識老師許偉恒, 花了整整十年時間,完成一本逾30萬字的《六四十問》新書。出版前夕,談到港府擬修訂《逃犯條例》,太太擔心他的人身安全,怕老公被引渡回內地坐監。不過,許偉恒最終仍決定以真名出版,無所畏懼。

有道是「十年磨一劍」,38歲的許偉恒在接受港媒「獨立媒體」採訪時表示,2009年六四二十周年維園燭光集會,許偉恒在人海中間思考,究竟他可以為天安門母親及六四死難者做點什麼?也許是教歷史及通識科的「職業病」,他決定寫一本書。

原本的構想,是一本類似由中大學者馬嶽編寫的《民主十問》小書,解答與八九民運及六四事件相關的十個問題,讓年輕人「易入口」的入門書,沒想到,這一寫便是十年。

與許多80後一樣,六四事件發生時,許偉恒不過幾歲,僅存的記憶是1989年6月3日晚上,全家人屏息靜氣守在電視前觀看直播。翌日家人就帶他到跑馬地馬場,後來才知道那是「黑色大靜坐」,譴責中共開槍及用坦克殺人。

2003年許偉恒從中大歷史系畢業,任教歷史,開始對教科書上缺少的近代史部分感興趣,於是他出席了六四集會,又找來片長三小時的紀錄片《天安門》,看後感覺很強烈,「好值得同學生講」。他開始在六四臨近時,在課上播放六四事件相關的片段,向學生講解。

有一次他的一名學生行將轉校,要求許偉恒提早教授六四事件,他也應學生要求。此後,許偉恒開始陪同學生出席六四集會,對受難者表示支持,「燭光也是一個力量」。許偉恒自稱從來不會在集會上唱歌及喊口號,反而學生往往更加投入,高喊口號。

許偉恒發現,市面上有逾百本六四事件相關的書、文章更是無數,而每年亦有不同的新著作出版。現存的文獻對於同一件六四事件,往往也有不同甚至互為矛盾的解讀,這又促使許偉恒參閱及比對更多不同的資料。

書中其中一問,講述六四前的《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出台經過。許偉恒引述不同史料,認為被視為六四屠夫的前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其《李鵬日記》中作假。

許偉恒指出,事實是中共當時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繞過名義上的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常委會議,親自下令李鵬執行「將學運定性為動亂」、並透過《人民日報》發社論定調的任務。四二六社論的決策過程,「完全背離黨國機制常規,違法違憲」。

許偉恒並表示,中共高層為了維護「一黨專政」,決心透過血腥鎮壓,令人民重新懼怕共產黨,以暴力的方式重建統治基礎。

這不就是今日在香港大家直接面對的處境嗎?許偉恒強調,今日共產黨政權的統治合法性雖然多抹上一層經濟發展的色彩,但底層仍然是國家暴力。

在各種自由日益收緊的香港,要出版與「六四」相關的書籍並不容易。許偉恒說,2014年起,他便將書本初稿傳予各出版社,但一直沒有回音,直至去年2018年碰到進一步出版社,社長丁南僑支持及推動下,許偉恒才將書本完稿並趕及六四事件三十周年前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