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對森林擁有極高的認同感以及保育意識,更普遍痛恨盜伐盜採山老鼠,但對於山老鼠的行徑卻未必了解,適逢「世界森林日」前夕,林務局為配合本年度世界森林日主題「森林與教育」,於今(20)日揭露五大山老鼠犯案型態,盼民眾能共同防治,將對森林的保育意識落實至生活中,一同保護台灣珍貴的自然資源。

林務局指出,山老鼠的犯案形式相當多元,對山林的破壞程度也有所差異,林務局統計過去 7 年間於國有林中發生的盜伐與盜採案件後,發現佔最大宗的是竊取「樹頭殘材」,佔 65%;對森林傷害也最大的砍伐「生立木」次之,佔 12%;隨後依序為盜採高價的森林副產物 11%;竊取貴重漂流木 9%;挖掘園藝奇木 3%。

已犯案率最高的前三名為例,林務局說明,「樹頭殘材」來自日治到民國 70 年代砍伐原始林期間,伐木後遺留下許多樹頭根基部,其中屬紅檜、扁柏與肖楠等木材最具價值,因其紋理特殊且具芬芳香氣,民間喜於蒐藏加工製成木藝品,再加上樹頭殘材因為材積小、切割無須使用大型機具、搬運方便、犯案成本低及獲利高等特性,導致盜伐樹頭殘材的山老鼠比例極高,常現蹤於交通便利的山區。

而最令人髮指的整棵活木的盜伐案件(生立木案件),近年因為樟芝盛行,山老鼠多盜伐樹種以用於培育樟芝段木的牛樟、香杉,生立木的盜伐熱點有部分與竊取樹頭殘材的近似,都是位於既有樹種分布且交通便利的地區。

至於常被盜採的高價森林副產物,以牛樟芝為大宗,此類山老鼠多半現蹤於早期被砍伐或被風吹倒的牛樟、香杉倒木採取樟芝,但也常只為了取得樹穴中的牛樟芝或香杉芝而伐倒百年巨木。

而山老鼠的行徑雖令人不齒,林務局也提醒,不管是哪種山老鼠,背後都有收贓與販售的大老鼠,而這些大小老鼠之所以能存活,是因為「東西賣得出去」,呼籲民眾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奇木藝品或樟芝產製品,才能根絕盜伐,林務局今年將推出台灣木材的產銷驗證制度,讓消費者能認明合法伐採的木製品,從源頭消弭山老鼠。

遭違法砍伐之樹頭殘材。   圖:林務局/提供

竊取樹頭殘材案件的全台分布圖。   圖:林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