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72年以來最暖冬季,不僅是全季無寒流的一年,冬季高溫也導致降雨不足,中南部更是受乾旱影響,農民收成量降低,根據農委會今(5)日的數據指出,目前農業產物估計損失計5億594萬元,對於損失慘重的農作物日後會不會有變貴的疑慮,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回答「不會!」
農委會指出,台灣地區於1月23日起受乾旱等影響,造成農業災情,經農委會農糧署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目前農業產物估計損失計5億594萬元,不過蘇茂祥指出,暖冬乾旱主要是區域性,佔的農損比例低,比起影響農作物最大天災「颱風」一掃就帶走價值50億到100億的農作物,相較之下,颱風的損害遠超過乾旱10倍,暖冬乾旱影響較低,所以受損農作物到價格的價格不會變貴。
根據農委會數據指出,雲林縣損失13535萬元最為嚴重,較本是全台農損最嚴重的高雄市,損害嚴重來得更高,而農作物損失最慘重為蒜頭,損失高達12373萬元,其次為荔枝損失為10761萬元、枇杷5453萬元、茶6599萬元、洋蔥5376萬元。
而農損是否會影響到未來農作物在市場的價格,對此,蘇茂祥回應,目前暖冬帶來的影農損影響僅佔總體面積不到1成,至少要影響到2成至3成,市場才有可能受到波動,再加上受到乾旱影響的農作物皆為夏季產物,產量也較多,所以他拍胸脯保證「農作物到市場的價格不會變貴」!
蘇茂祥並拿影響農作物最大天災「颱風」舉例,他說,颱風一掃就帶走價值50億到100億的農作物,且是全台性的,暖冬乾旱主要是區域性,佔的農損比例低,不僅到市場的價格不會變貴,未來也沒有向國外進口影響產量的農作物的打算,消費者可以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