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創作團隊「赤燭」以台灣元素創作的恐怖遊戲「還願」,短期內稱霸遊戲平台Steam暢銷榜,造成轟動,甚至被海外遊戲評論家列為恐怖遊戲迷必備之作;成功將台灣元素推上國際舞台。

「赤燭,讓大家看到本土化也能國際化,即使是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台灣不會輸!」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所教授范丙林說,6個熱血青年創辦的獨立團隊就能將台灣元素推展到國際舞台,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相信對台灣青創文化有極大的鼓舞,也證明了「台灣元素」足以放眼國際。

范丙林是赤燭創辦人之一王漢偉在碩士班的指導教授,范丙林說,王漢偉大學時期是念光電系,由於不喜歡半導體冷冰冰的產業,唯獨對玩遊戲及遊戲創作很熱血,碩士選擇玩具與遊戲設計所。在學生時就與弟弟王瀚宇組一個團隊,常常參加遊戲APP設計比賽,累計贏了上百萬獎金。

念書時期的王漢偉就常常告訴范丙林「玩了很多遊戲,都不過癮,總覺得缺了什麼,且大部分遊戲都很雷同,以後自己一定要做一款真正屬於台灣本土的遊戲」。王漢偉習慣也很熱衷在玩過遊戲後,列出每款遊戲的優缺點,仔細分析後寫下思考如何改造的註解,他相信赤燭能創造出這麼成功的產品,絕非偶然,「返校」及「還願」連續2款遊戲都造成轟動,展現出的實力可說是有目共賭。

綜觀玩家及遊戲業者對「還願」的評論,除了取材元素獨特外,遊戲的故事情節創新,夠嚇人並足以觸動人心引起共鳴,在行銷手法上成功挑起玩家好奇心,都是「還願」能成為國際熱門遊戲的要件。

現在很多遊戲只是用IP改編換個遊戲或造型,台灣人要去做歐美或日式風格文化的產品,占不到便宜;過去台灣因市場太小,台灣元素太狹隘走不出去的刻板印象,就像是台灣文創產業的緊箍咒,從「還願」這次在國際熱銷,且受到歐美玩家好評看來,先撇除意外掀起的政治議題風波,不止是赤燭的大成功,同時也為台灣文化走向國際開創一條新的大道,為台灣故事創造夢想寫下最佳典範。

范丙林表示,台灣獨有的文化與年輕人的創意,是影視產業最重要的養分,像赤燭這樣的團隊都是種子,台灣要做的就是撒下很多這種種子,儘管並非每顆種子都能變成大樹,但對於文創產業而言,播種是絕對必要的。種子的花費也許不大,卻可能創造出很高的價值,這也是文創產業、遊戲業迷人的地方。

赤燭遊戲成立於2015年9月,由楊適維、姚舜庭、王瀚宇、王漢偉、江東昱、陳敬恆6位志氣相投的夥伴組成,團隊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喜愛玩電動更喜歡動手做遊戲。希望藉由遊戲媒介,開發出有趣的作品來創造更多可能性與感染力。

獨立創作團隊「赤燭」創作的恐怖遊戲「還願」,被海外遊戲評論家列為恐怖遊戲迷必備之作,成功將台灣元素推上國際舞台。此為遊戲畫面。   (圖取自redcandlegames.com/dev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