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4日舉行史無前例的十項公投,「紐約時報」刊登專文分析,選民的答覆傷及台灣作為亞洲最進步社會之一的聲譽,激怒許多年輕人,無意間也強化北京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的說法。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駐台記者何貴森(Chris Horton)專文指出,當台灣去年通過立法,下修公投提案與通過門檻時,總統蔡英文稱這是台灣從軍事獨裁轉型為開放民主體制的「歷史性時刻」,不料公投結果遠超出她的預期。

台灣宣傳公投活動期間,同性戀權利是焦點議題之一,公投半數問題也與此有關。

大法官會議雖已於去年做出解釋,認為現行法令未保障同性婚姻,已屬違憲,公投結果仍顯示台灣選民壓倒性反對同性婚姻,並支持自小學教科書中刪除同性戀相關內容。

公投結果使台灣許多人驚愕不已,特別是年輕選民,25歲的張姓專案經理表示:「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在進步開放的國家,但看到這次公投的差距後,才發現我們生活在根本認不得的地方。」

根據公投結果,選民顯然不挺民進黨的自由價值,但公投本身有著更大的意義,它是台灣用來阻止中國大陸的為數不多的工具之一。

1981年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達成協議後,台灣同意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賽。但近年來,台灣民眾越來越希望能主張自己的認同,因此十個公投案中,其中一題便是問選民是否支持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等國際運動賽事。

但在反方陣營警告更名可能導致台灣在中國的壓力下不得參加奧運,這項公投最終並未過關,何貴森認為,這可能使北京認為,台灣人樂於被認定為中國人。

除官方場合外,很少有台灣人稱台灣為中華民國,但中國政府表示,若變更任何官方名稱為「台灣」,都將遭軍事攻擊。

部分基於這個原因,台灣公投法禁止將國號、國旗、領土變更等涉及國家主權的問題納入公投項目。但國家面臨即將被中國併吞等緊急狀況時,總統有權將這些議題訴諸公投。

支持獨立雖是民進黨的傳統立場,但民進黨此際無意舉行獨立公投。但藉由舉行其他議題的公投,以及讓這類政治活動成為台灣政治文化的一部分,蔡政府正在為未來舉行緊急公投所需的基礎架構及合法性奠基。

旅居台北的法律顧問費浩文(Michael Fahey)表示,「24日的選舉進一步推進民進黨將公投制度化的長期目標,民進黨主要階層一再期盼能制定某種公投法,以便在必要時就自決問題進行公投,將會有一個機制來實現此一目標」。

國民黨似乎於同婚等議題的公投中受益,這些問題刺激保守選民出門投票,國民黨也因此於同日舉行的地方選舉中大有斬獲。

費浩文說:「國民黨與部分保守勢力都很清楚,如果他們把對一些特殊利益團體特別具吸引力的若干決議綁在一起,他們或許可以動員那群人,期盼他們立場一致,票投國民黨候選人。」

 

延伸閱讀:

管仁健觀點》民進黨哀鴻遍野 蔡「英九」卻在偷笑

楊宏基觀點》佛系丁提告「選舉無效」 中選會得先想好遊戲規則.....

(影)中國大陸甘肅沙塵暴 公路見「沙牆」奇景

讓神在立法院掌權!反同基督教團體組政黨 網:比國民黨更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