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病人住院好長一段時間了,先生也一直陪著住在病房,隨著住院的時間增加,病人的身體日漸虛弱,需要的照顧越來越複雜,不論是病人還是照顧者,每天都在面對新的症狀,決定著不同的醫療決策,兩人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一次病人提出「想要回家」的請求,醫療團隊協力幫忙完成病人的請求。一抵達時,迎接著大家的是家裡的狗,狗看到許久未見的主人興奮得又叫又跳,病人看著呼吸也急促起來。一進門,病人坐在輪椅上,讓家人推著輪椅載著他到家裡的不同角落,起先他只是待著、看著,慢慢地開始示意想摸摸狗、想聞聞他摘種的盆栽;慢慢地他也示意家人打開櫃子,讓他翻翻舊照片以及旅行各地買來的收藏品。

一開始家人朋友們感覺拘謹悲傷,但慢慢地大家的話題越來越多了,說著這盆栽是女兒出生那年種下的,那瓶酒是退休後去歐洲旅遊玩買的,那櫃子上面的痕跡是兩人吵架時留下的。像這樣一起在客廳泡茶聊天,是這家人的日常,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場所,似乎開啟了時光機器,讓這家人回憶起往日時光,也忘卻了這幾個月來他們都迴繞著的疾病,他們在談笑、擁抱與淚水中,安慰了數月來積累的辛苦與不安。

陪伴末期病人時,我們經常問「有什麼我們可以幫你做的?」嘗試在有限的時間,幫助病人完成心願,而經常聽到的答案是「我想要回家」。回家,聽起來是輕鬆的日常,對健康的人而言,回家能夠採取許多功能性的行動,像是不用思考就知道柴米油鹽在哪裡,輕鬆做出一餐飯溫飽自己。但對末期病人而言,僅僅只是從平躺的姿勢坐起,都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有些家人會擔心地問「他現在這樣回家是要『做』什麼?」

然而,對病人而言,回家不在於要「做」什麼。他心繫著的家,是被建構出生活痕跡的住屋,例如櫃子被安排來收藏舊物而有了回憶的功能,客廳被營造成輕鬆的氛圍,提供家人分享情感的場所。回家,這個場所創造了睹物思情的機會,他能在那個充滿歷史的空間中,見證自己豐富的生命,他不再只是一個生病的人,他是曾為這個住屋建構意義的人,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對家人而言,家這個物理空間,開創一個氛圍促進彼此情感交流,互相修復。常常當家庭有成員生病時,家人多專注在如何解決問題,圍繞在病症或治療的主題上,忽略了讓家庭從痛苦中獲得喘息的重要。從痛苦中喘息需要的不只是彈性的分工,而是提升家人間的親密感。特定的空間、儀式活動都可以是促進親密感的媒介,例如家中的餐桌、晚餐後固定的散步,家人間更坦誠的分享感受,互相取悅幽默,這也是家庭復原的重要過程。

作者:林冠伶/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林冠伶臨床心理師   圖:林冠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