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柯文哲今出席「病主開跑、預約美好」活動,宣傳亞洲第一部全面保障病人自主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即將在明年1月6日正式施行,柯文哲感嘆說,擔任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時,每天都看著病人抬進來、抬出去,對生離死別有很多的看法,認為生命就像春夏秋冬無法改變,醫生的職務只是四季中的園丁,讓生命的過程好看一點,應誠實地去面對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事,才能更精確去處理這樣的事情。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出席「病主開跑、預約美好」活動,柯文哲上台時指出,醫生真的能夠改變生老病死嗎?他覺得很難,所以有時候醫生也是讓病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好看一點,醫生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因為我們慢慢知道醫療有它的極限,所以有一天我們可以收起對科技傲慢的心,誠實地去面對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事,能更精確去處理這樣的事情。

全站首選:台灣政壇誰英文最好?外國網紅點名她「講得比我們好」

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他當過30年的醫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急重症,其中他擔任最長久職務,就是當過十幾年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他每天都看著病人抬進來、抬出去,對生離死別有很多的看法,他也經常說,園丁沒辦法改變春夏秋冬,園丁只能讓花在春夏秋冬開得好看一點。柯文哲感嘆地說,醫生真的能夠改變生老病死嗎?他覺得很難,所以有時候醫生也是讓病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好看一點,應該這樣講,醫生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因為我們慢慢知道醫療有它的極限,

柯文哲說,在華人世界、儒家文化本來就避諱談論死亡,但是做為一個病人,常常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治療方代,其實「病人自主權利法」三年前就通過了,只是我們的醫療體系這三年,還是沒有很好地準備。柯文哲表示,病人自主權利法再三個月就正式要上線了,這個法正式實施後,是劃時代的改變,所要面對的衝擊與調整相當多,主要是希望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可以透過適當的諮詢,自己來決定是否接受後續的治療,也是讓社會了解醫療確實有它的極限,透過醫師與病人的溝通,病人可以自主決定,拒絕接受無效的醫療,讓病人可以受到更好的保障。

針對反同公投議題,柯文哲表示他每次都講過,公投是人民的權利,市府當然表達尊重。柯文哲說,我們這個國家、臺灣社會,人民有表達的自由,但也有不表達的自由,不應在被脅迫、逼迫之下去做表達,所以慢慢地我們對民主自由的概念,還是要有一個更進步的想法,自由的範圍是什麼,應該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自由的基礎是什麼?就是容忍。

柯文哲表示,他現在關心的是,民政局現在在頭痛,本來選舉在北市就只有市長、市議員、里長,現在還要再加開9張公投票,他們現在在召募工作人員;另外,公投是18歲就可以投,市長、市議員等選舉是滿20歲才能投,所以動線要怎麼設計、工作人員、投票箱設置等,怎麼規劃投開票所、怎麼設計動線,這是市府馬上面臨的實務問題。柯文哲說,所以常常是這樣,務實是他的特色,公投票在那天到底要開到幾點?他後來想說市長、市議員、里長先開票,公投票就慢慢開,可能會開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