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今(4)天發布報告,指幾內亞鋁土礦開採業快速增長,破壞耕地、水源,對上萬幾內亞人民生計造成威脅。「礦場不斷向田地擴張,我們比較肥沃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拿走了。」被5座礦場包圍的邦度瓦阿德(BoundouWaadé)的村落居民說。

人權觀察組織表示,幾內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世界最多的鋁土礦蘊藏量,卻一直未能脫離全世界最貧窮國家的行列。近年來,全球市場對幾內亞鋁土礦的需求大增,因為其他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均因該產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而禁止鋁土出口。幾內亞現已成為全球最大鋁土生產國,也是中國的最大鋁土供應來源,顯然幾內亞的鋁土礦開採熱潮正蓬勃發展。

在《我們如何擺脫它?幾內亞鋁土礦開採的人權影響》報告中,作者指出2017年幾內亞內,最大的兩家鋁土礦生產商SMB(LA興業礦業公司德博凱)、CBG(LA COMPAGNIE DES鋁土礦德幾內亞)發展快速,而幾內亞境內相關法規卻不及公司發展速度完善,政府應立即著手加強規管相關業者,以保護當地居民。人權觀察組織的西部非洲研究員吉姆・沃明頓說:「鋁土礦開採若缺乏適當規管,可能摧毀數十個社區生計;政府太過熱中鋁土礦產業的增長,常常忽略環境與人權保障。」

而人權觀察組織訪問了受採礦之災的人民,包含超過300位的社區居民、數十位政府官員、採礦業者、公民社會團體和環保人士和公共衛生專家。數十位農民講道,由於2011年採礦法通過後,政府一直沒有依法要求制定管理辦法,保障農民權益,使採礦企業利用政府法規漏洞,在他們的祖傳耕地上進行開發,沒有給予足夠的補助。

人權觀察組織表示,業者雖然曾經給付補償金,但政府和企業並未輔導農民如何善用這筆錢。一名農民表示,自己用補償金送兩個兒子經由北非移民路線去歐洲,但他們到利比亞以後就跟家裡失聯了,十分擔心自己的兒子可能被抓走或喪命;而參與採礦的女性領到的補償金,大都得交給丈夫或社區領導。這塊土地的收成是人人共享,丈夫拿到錢後怎麼分配補償金卻全憑己意。有些男性失去家傳農耕地後,可以獲得採礦業者僱用,但開放給女性的職缺卻極少。」報告指出,2018年9月獲SMB僱用的7600人中,只有247位女性。

人權觀察組織說,許多居民認為採礦造成當地河川、溪流、水井水位和水質下降,影響到成千上萬人的用水權利。在靠近SMB礦場的幾個社區,因為天然水源遭到破壞,村民被迫依賴SMB的送水車用水。其中一位居民表示,有時送水車送來的水很骯髒,如果就要使用乾淨的水,就要等待下一次送水車來。人權觀察組織表示,居民說,他們的生活受到開採和運輸鋁土礦的塵土侵擾,紅色的塵土飄進村莊和家中,田裡作物也被覆蓋。村民很擔心長期的健康影響,甚至許多村民都認為採礦已導致自己患上呼吸道疾病。

人權觀察組織指出,幾內亞政府在今年(2018)5月致信,表示採礦項目必須符合環境和社會標準才能獲得批准,且政府會充分運用國家權力,以確保採礦業相關的法律受到遵守,並監督業者的採礦活動。不過,儘管政府監管採礦的能力近年已提升,相關機構仍缺乏足夠人力、物力和政治意願去監視不斷擴增的採礦項目。幾內亞環境部秘書長百里賽義・西迪貝說:「幾內亞是一個窮國,我們需要讓年輕人有工作、讓小朋友有學校,所以發現部分採礦業者不尊重環境與社會規範時,我們很難下令這些公司立刻歇業。」

人權觀察組織稱,在和幾內亞各家採礦公司通信的過程中,業者紛紛強調正努力帶動地方發展,減輕採礦負面影響。SMB在今年9月致函,表示尊重人權乃公司價值所在,並針對報告結論中的事實部分,提出詳細回應;CBG也回應,強調該公司自從2016年獲得一筆與世界銀行有關的貸款之後,已大力改善其環境和社會管理。

人權觀察組織表示,隨著幾內亞鋁土礦開採熱潮持續延燒,政府監管採礦行業、保護社區民眾權益的能力也必須跟上腳步。雖然政府急欲招商引資,但若有業者藐視關於環境、社會與人類保護的幾內亞法律和國際法,凡情節嚴重或屢勸不改的,應予以罰款、停業或廢止項目等處分。

吉姆・沃明頓表示,幾內亞鋁土礦開採業,勢必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是福是禍,端看幾內亞政府能否保障平民百姓。特別是採礦區周遭居民,應該成為採礦業迅速增長的受益人,而非被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