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近來很具有討論性的公視節目《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探討關於家長教養、控制以及私校迷思等議題。除此之外,每一集短劇中家庭成員的關係、互動連結更是充滿張力與衝突。在家庭中,忙碌消失的父親、擔起重擔的母親、需要好表現的孩子…等等,每一個家庭成員彼此交互作用下產生了痛苦、羈絆與傷痕。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

病態連鎖的惡性循環

曾經有位由父母帶來做心理治療的女孩,未滿三歲的她因為經常在家情緒失控、暴怒而被轉介。第一天來到治療室,出現的是一位活潑無比、追求關注的姊姊、客氣表達又無比擔心的媽媽、只在一旁點頭的爸爸以及躲在父母身後十分害羞的個案。

一開始,我們單純的以為是手足衝突為主所造成的情緒問題。然而,隨著社工會談以及與家長建立較好的投契關係後,才漸漸看見爸爸與爺爺奶奶經常以爭吵的方式溝通;需要像姊姊一樣撒嬌跟討好才能得到讚賞和關注;當個案哭鬧時只會被責罵、媽媽會被教訓說怎麼教不好小孩,當爸爸想保護媽媽時,只會被爺爺奶奶指責不孝。這樣的病態連鎖 (Interlocking pathology),讓人越來越失望、關係變得惡化,問題孩子就自然產生了。然而這是個問題孩子,還是一個被家庭綁架的孩子的問題呢?

其實在家族心理動力治療提出的「代罪羔羊(Scapegoat)」論點,在家庭中最被批評或責難的對象,往往容易導致內心的衝突與不平衡;而我在這個孩子身上看不見自我,當她最能被在乎與得到重視的時候,就是大吵大鬧的時候。

孩子選擇成為真正「自我」的權利

幸運的是,這對父母願意為了孩子而改變。當孩子的狀況越來越好時,他們也更有勇氣為了孩子改變這個家庭,猶如人本取向大師Carl Whitaker所認為的,每位家庭成員都有自由選擇成為真正「自我」的權利 (freedom of choice),當他們決定不再當一個別人認為應該成為的角色,而是關注自己所在意的對象與價值時,才能漸漸的解開複雜的糾結。

我也更加明白,心理治療經常是個案單獨來到會談室,在他背後可能隱藏著在家中的角色、與其他角色的關係和張力衝突,我們在媒體社會與校園亦可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唯有抱著更包容、寬廣的心,才能進入他人最深層的痛苦。

 

作者 : 臧翊真 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