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眷村文化館」遷移至高雄左營明德新村,今(28)天以「再見捌捌陸 - 台灣眷村文化園區」之名開幕。高雄市文化局說,以「再見」為題,一指向流逝的眷村歲月致意,另方面是為迎接眷村新生表示喜悅,邀民眾走入竹籬笆內的世界,見證大時代的故事。
高市副市長史哲指出,1949年上百萬人從大陸大規模移民來台,在台灣形成世界唯一的眷村聚落,國際學者普遍認為非常特殊,全台列管眷村共有886處,這也是後來眷村改建計畫推動、各界高喊「再見捌捌陸」的由來。他期盼讓「眷村」不是一個凍結於時空中的代名詞,而是藉此理解台灣文化多元的歷史現場。
熱議話題:林昀儒、高承睿扳倒世界第1法國兄弟! 今戰日本拚桌球世錦賽金牌
高雄擁有陸海空三軍眷舍,鳳山陸軍、左營海軍、岡山空軍眷村各有特色,近90公頃的眷村文化景觀,全國第一,其中左營眷村是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海軍眷村,眷舍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代,尤以明德新村為條件優良的日式宿舍,當年許多海軍高階將領居住於此,有「海軍將軍村」稱號。
「再見捌捌陸 - 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利用明德2‧3號、4號、10、11號共4棟建物呈現完整街廓園區,包括「眷村時代館」,訴說漂流及落定的烽火歲月,展出如勳獎章、逃難時的舊皮箱、砲彈箱米缸等;「眷村聚樂部」呈現來臺後軍區文藝與娛樂空間氛圍,展出如眷補證、紀念牌;《創世紀詩刊》等呈現俱樂部、電影院與創世紀詩社的文化氛圍;「眷村.潮」是介紹眷改後眷村所面臨的衝擊與轉變,並加入AR體感式再現眷村的新舊對比;「眷村共生基地」則希望創造喜愛眷村文化的創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在基地空間中分享創作。
眷村文化園區未來將由眷改後明德新村57棟房舍組成,構築全台規模最大的眷村文化保留園區,形塑專屬臺灣歷史的人文場域,引起大眾對眷村文化的共鳴與關注,期盼讓「眷村」不是一個凍結於時空中的代名詞,更能為臺灣歷史進程文化保存與活用盡一份心力,進而理解臺灣文化多元的歷史現場。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在開幕致詞時,感謝高雄市政府、立委議員以及各界人士不斷努力,在保存過程中,留下高雄在地的眷村人情味;文化部長鄭麗君部長則指,眷村文化保存的思維不僅是修復,而是再生,重新讓下一代共同觀照臺灣眷村文化的歷史性與獨特性;高雄市長許立明說,眷村文化見證了台灣近代史的一頁,異質化的多元組成正突顯出台灣文化的豐富性。
「高雄市眷村文化館」遷移至高雄左營明德新村,館內展出的勳獎章、逃難時的舊皮箱、砲彈箱米缸、眷補證、紀念牌等等,見証烽火歲月的時代故事。 圖 : 高雄文化局/提供
「高雄市眷村文化館」遷移至高雄左營明德新村,館內展出的勳獎章、逃難時的舊皮箱、砲彈箱米缸、眷補證、紀念牌等等,見証烽火歲月的時代故事。 圖 : 高雄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