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艷陽高照,環保署的空品預測上頻頻出現「午後因紫外線較強,光化反應作用致臭氧濃度偏高」的內容,不過臭氧到底為何會列在空氣汙染物中,他不是有益於地球環境的物質嗎?不!其實臭氧對身體是有害的,而且影響程度不亞於PM2.5,若長時間暴露於高臭氧下,會造成頭痛、疲倦、咳嗽、氣喘等不同症狀;同時對植物,包括農作物皆有不良影響,減低肺對傳染病及毒素的抵抗力,嚴重時還會引起肺水腫,恐怕會導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千萬別忽視臭氧對健康的威脅。
環保署指出,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於受到過多紫外線的傷害,對於地球生態非常重要,但地面上戶外的臭氧與「光化學煙霧」有關,常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室內的臭氧主要來自影印機及臭氧空氣清淨機。
高濃度的臭氧是一種具有魚腥味,活化性極強的氣體,雖可殺菌,但直接吸入卻會危害健康,它對呼吸系統具刺激性,會引起咳嗽、氣喘、頭痛、肺功能降低,呼吸道發炎,減低肺對傳染病及毒素的抵抗力,嚴重時引起肺水腫。尤其在空調不佳,且機器維護不佳的情形下更容易產生問題。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在醫學上並不能把臭氧與PM2.5做比較,因為兩者都屬於空氣汙染物,但所看的指標不同,對身體的影響也不同。這幾天午後由於光化反應導致臭氧濃度增加,這時候的空氣對呼吸道是有刺激性的,尤其是支氣管與肺部的傷害最大,將引起咳嗽、胸悶、氣喘等疾病,而根據國外研究,臭氧如果長期吸入,會誘發氣喘發作,增加肺水腫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增加死亡率。在空氣品質不佳的情況下,也要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如果真的在戶外活動也要快去快回,避免長期暴露在度誤的威脅之下。
環保署每日都會進行空氣品質預告,尤其是這幾天天氣晴朗,中午前後紫外線飆高的時段,臭氧濃度會因為光化反應上升,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提醒,在臭氧濃度增高時建議不要進行運動,或是大量換氣的行為,好讓身體不要吸收過多臭氧,以保護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