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酸雨調查,2017年全台酸雨排行第一名為新竹,其次為中壢。環保署研判主因是氣象條件,讓本地污染物結合境外污染物後,才在新竹及中壢降下酸雨。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定義,當雨水酸鹼值達pH值5.0以下時,稱為酸雨,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分析去年國內下酸雨情形,根據調查去年1到11月的酸雨分布,以北部桃園、新竹地區較為顯著,南部以高雄站最低為pH5.06。以地區排行來看,排行第一名為新竹,雨水的酸鹼值為pH4.73,其次為中壢,酸鹼值為pH4.79。

調查報告指出,全台酸雨發生頻率為35% ,但其中新竹站的發生頻率最高,達85%,中壢站次之為71%。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蔡鴻德受訪表示,新竹近幾年的確出現酸雨的頻率增加,但研判主因仍為氣象條件。蔡鴻德說,東北季風往西南吹時,會挾帶境外污染物,此時若跟本地污染物結合,就會一路吹到桃園一帶跟著雨勢一起落下,同時也造成酸雨。近幾年都是吹到新竹才落下,才讓新竹的酸雨頻率偏高。不過,蔡鴻德強調,近幾年的酸雨情形已經改善很多,沒有過去這麼嚴重。

另外,報告中也顯示,細懸浮微粒(PM2.5)跟酸雨有密切相關,雖然降水型態也會影響降水化學中污染物的濃度變化,凸顯制定有效改善空氣品質的管制策略實為重要。

推薦新聞:

德媒:中國人自詡尊崇馬克思 簡直是個再拙劣不過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