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電影館於3月31日特邀改寫韓國電影歷史,開創大場面戰爭類型片的導演姜帝圭,以編劇及導演的身份初次來台,舉辦《歷史顯影:台灣與韓國歷史改編電影論壇》,分別與金馬獎最佳影片《血觀音》楊雅喆、韓國社會文化學者何撒娜同台,從歷史事件的編劇技巧談到台、韓電影產業的現況與未來。

集編劇、導演為一身的姜帝圭善於在戰爭議題下描繪人性情感。1999年姜帝圭執導的《魚》(Shiri)上映,比擬好萊塢的視覺效果轟動全國,點燃了韓國民眾對國片的熱情,姜帝圭也憑著這部片拿下第20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魚》描述南北韓情報人員為忠於國家而成為民族傷痛的犧牲者,賣破韓國影史票房紀錄,660萬人次的觀影紀錄甚至超越《鐵達尼號》在韓票房,扭轉韓國民眾觀影習慣,從好萊塢大片轉向本國電影,韓國電影的風潮因而復興,一掃以往被外片壓迫的頹勢。

接著2004年推出的《太極旗:生死兄弟》(Taegukgi)更為韓國電影開創了大場面戰爭類型片的格局,為韓國電影史上數一數二的高成本製作,突破千萬觀影人次。《太極旗:生死兄弟》將時代往前推至韓戰時期的一對南韓兄弟,在國家與親情之間奮力求生,奠定其在韓國商業類型片的龍頭地位;2011年編導的日、韓合製電影《登陸之日》(My Way)則敘述韓國士兵和日本軍官之間的友情足以跨越國界,本次論壇之外,電影館亦特別企劃放映《登陸之日》。

姜帝圭認為,除了電影本身的成功,1999年韓國電影界發起的「光頭運動」,也是韓國電影發展一大契機。為了抗議政府加入WTO開放外國電影配額,姜帝圭連同韓國電影界泰斗林權澤等知名導演,剃光頭在市政府前抗議,迫使政府改變放棄開放電影配額,在光頭運動之後上映的《魚》,才能夠帶動韓國電影產業。

歷經台片豐收的一年,高雄市電影館特以「台韓對望」為論壇焦點,邀請姜帝圭導演與楊雅喆導演同台,與高雄民眾暢談真實歷史以及原型人物改編的編劇技巧;下午場邀請姜帝圭與何撒娜教授針對「從《太極旗-生死兄弟》到《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韓國歷史電影流變」此一主題進行對話,暢談韓國電影文本從戰爭片轉換至陳述國家傷痕歷史真相的過程,以及臺灣與韓國影視產業的未來發展。

延伸閱讀:

獨家》金馬大贏家「血觀音」 高雄取景地在這!

婦黑聯盟崛起! 《血觀音》心機登冠軍

台灣導演楊雅喆。   圖:高雄市電影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