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究基金會今天(18日)舉辦成立30週年第二場系列論壇,邀請與談人以「全球政治經濟變局下,台灣的生存與發展之道」為題進行討論。受邀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說,美中關係將進入長期對抗,台灣應該採取雙邊支持立場,呼籲執政者有義務打破僵局;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也提到,兩岸和是上策,鬥是下策,呼籲政府要努力展開兩岸溝通,不然兩岸發生「誤判」與「意外」機率將升高。

台灣研究基金會下午舉辦第二場論壇,邀請許信良、總統府資政陳博志、蘇起、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出席,討論「全球政治經濟變局下,台灣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許信良說,過去美國與中國存在建設性夥伴關係,最淺顯易懂的例子就是2000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不過,從今年開始,美中關係起了變化。

許信良接續說,根據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指出,對於中國日漸崛起,美國已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認為非壓制不可,美中雙方徹底從合作進入對抗的狀態。至於美中對抗將維持多久,許信良舉春秋戰國動亂了五個世紀才回復穩定為例,說明這樣的關係可能持續很久。

談及台灣該如何因應,許信良建議,任何執政者有義務打破僵局,但台灣不可能支持某一方,反之,必須與美中都有往來,另外,他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採「美國優先」的政策已違背世界潮流,未來可能難以獲得國際組織的支持。

隨後,許信良話鋒一轉指出,現今世界的資源很多、生產過剩,直指最大的問題在於貧富不均,也因此造成經濟停滯,呼籲政府應強化社會福利。

與會的蘇起也提到,中國無論在軍力、經濟都逐漸朝美國邁進,且心態上,權力、思想及意志集中,相較於美國在川普上任後,思想混亂、力量分散、全球領導力下降,導致美國內部焦慮,有可能對中國訴諸貿易戰,另一方面「打台灣牌」的可能性也增加,比如日前通過的「台旅法」就是一個例子。

蘇起說,台灣過去依賴美國強大、中國衰弱,以及自身團結與實力,如今這三項優勢都沒有,應該要「避險」,不能在處處向美國一面倒;中國目前對台採取「和統」,因此兩岸暫時沒有戰爭風險,但他強調,若兩岸持續陷入僵局、未展開溝通,雙方發生「誤判」與「意外」機率升高,政府應該為此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