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陳菊今(15)天在高雄市議會施政報告時表示,市府團隊12年來在艱困的環境中堅守施政價值,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為高雄的百年發展描繪出細緻的藍圖,也為下個世代的高雄儲備前進的動能,市府團隊在最後這段任期,將加足馬力、奮勇向前,帶領高雄繼續前進。 

高雄市議會今天召開第2屆第7次定期大會,陳菊在市政報告時特別指出,過去高雄是為重工業服務的城市,如今高雄轉變成為國際港灣城市。今年是邁向各重大建設的最後一哩,都市景觀將有歷史性的翻轉。她說,一座偉大城市的面貌,是許多人打拚、奮鬥累積的成果,她感謝高雄市民的信任,共同寫下這段12年的歷史成果,也期待後續者可以帶領高雄繼續前進。 

陳菊表示,市府打通40年來、8任市長無法打通的十全路,爭取205兵工廠遷移、捷運黃線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橋頭高雄第二科學園區,啟動大林蒲遷村籌備工作、鐵路地下化園道的後續工程,及23年首度零舉債,並實質還債10億元等,奠定了穩健財政的基礎。

此外,高雄鐵路地下化預定8月下地通車,改建成15公里長、71公頃的綠水廊道,南北向的陸橋也會拆除,讓高雄的天空更開闊;覆鼎金公墓在縣市合併後從都市的邊陲變為高雄的核心,市府啟動遷葬,將公墓變成充滿綠意的雙湖森林公園,徹底翻轉覆鼎金地區的景觀。 

陳菊的施政報告是12年的市政建設總結,從交通運輸、道路開闢、景觀改造、產業發展、防洪治水、文化建設、社會福利到國際交流等等開拓與新創,其中爭取捷運紅線延伸到岡山路竹,以連結北高雄,並興建捷運黃線,未來可服務亞洲新灣區、前鎮、鳳山、鳥松、三民等計116萬的民眾。

市府並致力打造海綿城市,打造 15座滯洪池,蓄洪量326萬噸,高居全國之冠,並在旗津海岸設立離岸潛堤,找回消失的沙灘,整治林園、茄萣的海岸線,還給民眾安全的親水場域與美麗的海景。

在產業發展方面,陳菊表示,數位內容產業聚落從46家成長到219家,累計投資金額從3.2億成長至118億,創造了近萬個工作機會。並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體感科技園區在高雄落腳,及持續推動金屬和石化產業高值化。

陳菊說,市府與港務公司合作成立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並且與國公營事業籌組亞洲新灣區聯盟,進行土地整體開發,將引進金融服務、影視產業、數位文創、會展觀光、遊艇產業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在文化建設及社會福利方面方面,市府致力保存文化資產,爭取規畫「見城」及「興濱」計畫,推動高雄規模最大的文資保存,並以「國際‧在地‧創新‧多元」塑造港都的文化魅力,駁二藝術特區有100多家廠商進駐,每年超過400萬人次造訪。

配合中央「長照2.0政策」,實現「在地老化」政策,利用閒置空間,佈建長照服務據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從84處成長到232處;居家服務單位自7家增為32家;日間照顧中心從4家提升至25家;老人福利機構從119家增加至157家,且經衛福部評鑑優甲等機構數全國第一,服務量能為全國最高。

為減輕家長的負擔,市府配合中央補助5歲幼兒學費,自2011年開始,高雄加碼提供4歲幼兒每學期5,000元補助,2016年再向下延伸至2歲及3歲的幼兒。並針對弱勢幼兒發給兒童托育津貼,私幼每月3,000元、公幼每月1,500元,每年有16萬人次受惠。並增設非營利幼兒園,未來將持續運用閒置空間增設。

陳菊強調,自2009陸續舉辦高雄世界運動會,2013年舉辦亞太城市高峰會(APCS)、國際扣件展、國際遊艇展、2016港灣城市論壇、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陸續登場。最近更成功爭取到「國際會議協會(ICCA)」2020年的年會在高雄舉行,讓高雄躍身為全球知名的會展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