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太原第」,位於崙仔庄一帶,想要前往路過打卡的民眾,從新竹交流道下,由光復路上高架橋直走,北大路下左轉到警察第一分局右轉北門街,就可以到達。現今僅存格局完整、宏大且尚保存得宜的四合院建築。這棟建築記紀錄了日治時期,新竹藥業漢藥組合幹部、杏春藥房第二代主事者溫金潭的家族史。
「太原第」,杏春藥房溫氏家族所擁有,當北門附近陸續蓋起大樓與社區後,太原第已成為崙仔地區的特色景觀。根據文資提報人的調查,「太原第」與長和宮、北門街、城隍廟一帶形成歷史街區串聯,勾勒出早期城內中心市街商賈因為街區發展飽和後,逐漸往城外發展的歷史脈絡。
如果,太原第搶救成功,未來有機會規劃街區小旅行、文化地圖、新竹市區發展故事展覽等,可突破現有新竹市區觀光導覽資料多集中於車站到城隍廟、或後站竹蓮寺一帶的論述限制,串聯鄰近已有百年歷史的民富國小、市定古蹟新竹少年刑務所職務官舍群、新竹市立中正棒球場等,可形成更完整的故事線。
根據文史專家康諾錫的觀察,「太原第」是傳統閩式合院建築,建築下段為石砌,上方牆面部分為斗砌磚牆、部分為磚造,外覆灰泥,屋頂覆紅瓦,並有精緻的泥塑鵝頭墜裝飾。這在新竹地區已是保存非常完整、相當少見的閩式建築。而文史專家姚其中則表示,閩式建築在台灣遭到大量破壞,像「太原第」能夠保存的這麼完整已是非常難得一見。
姚其中說,「太原第」為兩落多護龍格局,可見家族人口眾多。而現存可見有灶的廚房有5座,這顯示各房各自煮食因應需求而建置。

康諾錫表示,大門堂號「太原第」中港間之建築構件上多有彩繪和泥塑,門廳對外立面則有帶狀剪黏裝飾;雖然「太原第」修建於日治昭和時期,但建築裝飾仍以傳統漢文化風格為主;而正身、門廳、左右廂房的門上,皆有對聯和彩繪,
古建築研究者徐逸鴻老師分析,門廳大木作為典型泉州風格,樑柱用料細瘦、棟架形式較扁平,風格明快。這種風格廣見於新竹、金門地區。太原第門廳正面為碗片剪黏,碗片是日治時期製作剪黏的典型材料,戰後大量改採玻璃剪黏,如今日治時期碗片已相當罕見,保存完整的更少,這就是太原第剪黏珍貴之處。
徐逸鴻老師指出,太原第建於昭和年代,為日治後期傳統建築,門廳正面轉角磚柱和兩面斗砌牆採用了閩南傳統紅磚,磚形較扁,並有黑色煙痕,並搭配材質極佳泉州白石,是典型閩南傳統作法。而門廳兩側過水廊、山牆採用日治時期機器磚,磚色較暗沉、體量較大,這是閩南、洋樓建築文化融合的見證。

徐逸鴻老師指出,新竹太原第採用了閩南傳統紅磚,磚形較扁,並有黑色煙痕(如圖),以及日治時期機器磚;是閩南、洋樓建築文化融合的見證   圖:文化工作者/提供

《福壽萬年》仙人圖   圖:文化工作者/提供

牆上為新竹名士李少甫所題詩。   圖:文化工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