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境之南的民進黨屏東縣長潘孟安,從擔任鄉民代表、縣議員、 立委到屏東縣長,一直是幕僚及選民心目中的拼命三郎,明年就要挑 戰連任路,他卻只關心屏東未來的「路」,急著向交通部提出建議案 ,相對於遲遲提不出人選的主要對手國民黨, 潘孟安連任的主要障礙,恐怕是自家人「交通部」, 能不能給屏東縣民想要的交通牛肉。
54歲的潘孟安,從地方到中央民代資歷完整,在首任縣長任內,各 鄉鎮首長及機關公務員做事方法都難逃他眼底,也因為「內行」,在 他底下工作的幕僚壓力極大,曾有離職部屬笑說「當縣長屬下快喘不 過氣,還是做他朋友比較輕鬆。」
也因為對行政效率的要求,以往公務員接獲民眾投訴縣長信箱,得花 幾天時間慢慢處理,他上任後,立刻要求四天內處理,在網路時代資 訊快速傳遞下,屏東縣府處理民怨的速度還算不錯。
潘孟安知道屏東靠的是農業及觀光,除了多次帶團到亞洲各國行銷, 縣內從山線原住民文化活動、琉璃吊橋到東港、墾丁、四重溪溫泉等 遊憩都持續推動,小琉球更是近幾年最熱門的離島之一。
在縣民詬病的偏鄉醫療問題上,除了成功爭取恆春旅遊醫院大樓重建 ,更引進榮總及義大醫院進駐;因縣內人口老化嚴重,他更把「 長照」視為重要政策,成功在每個鄉鎮成立關懷據點, 讓長者不必擔心無人陪伴。
雖然積極在農業及觀光上努力,但屏東從他上任前「老農踢爆餿水油 案」後,環保及農地工廠問題,一直是「屏東最軟的那塊」, 從高樹水源區工廠、內埔聖州工廠、萬丹塑膠場大火, 一直到佳冬豬屎味、枋寮雞屎味及抓不勝抓的畜牧業廢污水,網路隨 便搜尋就有滿滿篇幅,恐怕也是潘孟安選戰時難逃攻擊的議題。
而潘孟安能受到不分黨派多數認同的,應該就是交通平權的主張,日 前他也對南下的交通部長開出滿滿菜單,除了持續爭取的高鐵南延, 還提出包括儘速設置潮州鐵道文物館、枋寮大車站平台計畫、 屏南快速道路建設計畫、補助熱帶農業博覽會、落山風藝術季、協助 2019台灣燈會等需求,中央明年選前能送出多少「牛肉」給屏東 ,也關係到潘孟安是「坐著選或躺著選」。
至於主要對手國民黨,目前可能人選有立委柯志恩、前立委蘇清泉, 亦不排除由縣黨部主委廖婉汝披掛上陣,三人中,就屬柯志恩的形象 及新鮮感最高,不過,柯志恩這一年來,對參選屏東縣長、 屏東市長等選舉議題,皆表示沒有意願,更當面向黨主席吳敦義表達 希望繼續留在立院,為教育、文化等領域努力, 並推薦蘇清泉是不錯人選,但黨政高層認為柯志恩的父親為前屏東縣 長柯文福,人脈遍及全縣,是具高學歷、形象好的縣長候選人。
曾與潘孟安竟選過立委的前立委蘇清泉,長期經營東港、潮州安泰醫 院,用心改善屏南地區醫療品質,擔任立委期間, 全縣走透透,積極為地方爭取建設,去年在國民黨淪為在野黨之際, 接下國民黨屏東縣黨部主委一職,義務不支薪,全縣服務團隊, 持續在地方紮根,上任之初,即面對多場村里長補選, 皆為國民黨取得勝利,但今年因黨主席選舉,洪秀柱敗選, 蘇基於政治倫理,請辭縣黨部主委獲准, 今年十月亦未投入首屆的縣黨部主委選舉。雖保持與地方基層互動, 對參選縣長遲未表態。
至於與潘孟安同樣出身車城的國民黨縣黨部主委廖婉汝,曾任立委及 參選縣內多項公職,但近年選舉得票數不如預期,加上給選民的新鮮 感不足,一般認為她出馬對決同鄉的機率不高。

潘孟安知道屏東靠的是農業及觀光,縣內從山線原住民文化活動、琉璃吊橋到東港、墾丁、四重溪溫泉等遊憩都持續推動。 圖 : 溫希業/提供

前立委蘇清泉雖保持與地方基層互動,但今年10月未投入首屆的縣黨部主委選舉,對參選縣長也遲未表態。 圖 : 溫希業/提供

國民黨籍立委柯志恩(右)這一年來,對參選屏東縣長、屏東市長等選舉議題,皆表示沒有意願。 圖 : 林育先/提供

國民黨縣黨部主委廖婉汝(右),近年選舉得票數不如預期,加上給選民的新鮮感不足,一般認為她出馬對決同鄉的機率不高。 圖:溫希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