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都是養殖虱目魚的重要產地,但只有台南的北門大聲的說:「我們是虱目魚的故鄉」,甚至在北門永隆社區入口設置「虱目魚小子」塑像。走在社區,家戶在門口曬虱目魚干的場景到處可見。

這幾年冒出新建的水晶教堂成為熱門打卡景點,教堂不是做禮拜,而是成為拍婚紗的取景處。但北門其實還有更多人文與美景被忽視。

北門曾是烏腳病嘉南主要流行地區之一,烏腳病簡言之就是砷中毒,主因為住民長期飲用地下水,水質含砷所致。

出身於北門的醫師王金河,放棄在大都市的發展,在烏腳病流行期返鄉免費為鄉民醫治服務。王金河醫生夫婦不畏發臭生蛆的病患,視病如親,不僅照顧窮苦者的三餐,對於無力辦喪事的亡者家屬,王金河自購木料,為亡者釘棺木、入棺、找墓地,並與護士及教會義工等,扛著棺木將死者下葬。王金河的義行受到全國矚目,政府因而設立烏腳病防治中心,控制住烏腳病情。

政府為感念王金河悲天憫人的情懷,在診所原址設置「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並尊稱王金河為烏腳病患之父。醫療紀念館與王金河故宅、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嶼免費診所紀念館、北門嶼教會組合成文化紀念園區,遊客如果沒有駐足緬懷這段動人的歷史,就很容易忽略教會後方有座美麗且不亞於水晶教堂的小白宮。

北門是台灣在二戰後由台灣製鹽總廠所設的六大鹽場區之一,其中井仔腳鹽田是為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鹽田,目前委外經營成為觀光景點,部份區域開放遊客體驗曬鹽、堆鹽的甘苦。

遠離北門市區的南鯤鯓,在1970年代忽然冒出一位素人畫家洪通,他獨特又帶有神秘的畫風,引起媒體瘋狂報導,曾被譽為「東方的畢卡索」,但快速的成名也快速的被大眾遺忘,他的畫作雖有一定的價值,但始終無法在國際藝術市場占一席之地,最後窮困終老於故鄉。目前他的故宅附近,有後人以洪通的代表畫作,塗畫在房屋牆面,希望能吸引部分觀光遊客。

與建於1923年的北門出張所為不用釘鉚,而以榫接方式的日式木造平房。當年用於鹽稅課徵及鹽產銷工作的出張所,委外成為咖啡餐廳,門口有座孫文天下為公的雕像,讓這棟近百年的古蹟格格不入。

 

北門嶼教會後方有座「小白宮」。   圖/張大魯攝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圖/張大魯攝

井仔腳鹽田是為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鹽田。   圖/張大魯攝

素人畫家洪通故宅附近。圖/張大魯攝   圖/張大魯攝

素人畫家洪通故宅附近。   圖/張大魯攝

北門出張所為不用釘鉚,而以榫接方式的日式木造平房。   圖/張大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