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通訊軟體普及,傳訊息還可以使用貼圖,讓聊天變得更有趣味性,但相信大多數的民眾總會擔心,帳號如果被冒用、停權甚至是刪掉了該怎麼辦?經濟部今 (25) 天首度針對即時通訊軟體服務訂定相關規範,公告「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民眾如果因更換手機或被不法入侵導致帳號遭刪除,業者須提供回復帳號等相關服務,此項規範可謂低頭族一大福音!

經濟部指出,近來民眾常見消費爭議,包括付費貼圖消失、帳號遭冒用、停權,甚至找不到客服管道等問題;在此次定型化契約規定中,都已有明確的規範。例如貼圖、帳號誤刪應有提醒警示機制;民眾因更換手機或被不法入侵導致帳號遭刪除,可請業者協助回復帳號、預付款或付費購買之加值服務商品,例如貼圖等,且業者應載明消費申訴電話、Email信箱等相關聯絡資訊,以及管轄法院之適用等。

除了民眾重點關心的消費權益,此規範也要求即時通訊軟體業者應充分揭露消費資訊,如企業經營者資訊、契約及服務內容、消費爭議之處理機制等,提供消費者履約保障機制,並善盡系統安全維護與個人資料保護之責任,不得約定對消費者個人資料為目的必要範圍外之利用,亦不得單方面變更契約或服務內容;另一方面也明定消費者帳戶如有涉及洗錢、詐欺等犯罪行為或不法,業者得終止契約或停止服務。

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即時通訊軟體服務訂定相關規範,規範重點包含「消費資訊揭露」、「帳號使用管理」、「系統安全維護」、「契約條款公平」及「個人資料保護」等五大面向,期待藉此能為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市場,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消費服務機制,並改善即時通訊軟體服務之秩序、減少雙方消費紛爭之發生。

經濟部為避免業者因新法令認知不足而產生爭議,已設定緩衝期至明年4月底,107年5月1日該規範會正式上路,未來業者如有不符定型化契約之規定,將要求限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