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987年,已經有143年歷史的烏坵燈塔,在今年7月23日「復燈」後,交通部航港局今(22日)宣布將啟動第二階段的原貌修復,重現原有風華。

烏坵燈塔歷經多次戰爭的洗禮,曾在二戰時遭到轟擊而受損,也在1949年國共內戰時受到砲擊毀損,更在1951年時因軍事考量而熄燈,再到1975年因軍事需要,燈器被卸下,改為密閉式穹窿,使原本19.2公尺塔身高度,降為現在的17.6公尺。

航港局表示,繼第1階段於今年7月23日先以副燈方式讓烏坵嶼燈塔復燈之後,於今日下午在該局1樓展覽廳舉辦「烏坵嶼燈塔復燈活動」分享會,累積更多烏坵嶼燈塔的故事與史料,為第2階段的修舊如舊及爭取國定古蹟暖身。

透過今日的分享會,累積更多的燈塔故事與熱情,並已委託專業團隊,朝原貌復舊方式規劃,讓烏坵嶼燈塔重新長高回到70年前原貌,同時進行文資調查研究,期望烏坵嶼燈塔繼馬祖東莒及東引燈塔之後,爭取成為國定古蹟。

1975年因軍事需要,烏坵燈塔的燈器被卸下,改為密閉式穹窿,使原本19.2公尺塔身高度,降為現在的17.6公尺。   圖:航港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