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時的高中國文課綱,預料將於今天召開的教育部課程審議會(課審會)大會討論。除了文言和白話、中國文學和台灣文學的拉鋸外,教育團體的折衷提案,能否成為解套良方,也是值得觀察之處。

教育部規劃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課發會)研修小組,將文言文比例訂在45%至55%之間。但進入課審會高中分組時,卻有委員建議降低到以30%為上限,並減少「推薦選文」篇數,在網路上推動選文投票,選出多篇台灣文學作品。

課審會的舉動,觸碰社會敏感神經,隨著立場迥異的2場連署展開,逐漸演變為中國文學派與台灣文學派的拉鋸。

王德威、曾永義等多位中央研究院院士發起「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連署,主張課審會應尊重課發會的專業,課綱文類比例不宜任意裂解限縮。而另一方面,台灣文學學會也由詩人向陽等人帶頭,支持課綱大幅調整,降低文言比例,增選台灣詩文,隨後文學台灣雜誌社也發起網路連署,吸引多位作家響應。

一邊要留,一邊要砍,幾無妥協可能,教育團體則於近日提出折衷方案,為撕裂的兩造找到突破口。其中國教行動聯盟從適性學習角度出發,提議將高中國文「分版」,分成文言佔30%和50%兩個版本,讓學生自行選擇。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高中數學分版已行之有年,審議十二年國教課綱時,也有人提議英文科分版,如今國文文白比例爭議不下,分版或許是一個的解決之法。國教行動聯盟在課審會中沒有代表,但他們會想辦法找人提案。

另一方面,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全長聯)則主張課綱文言比例應有適當的彈性空間,例如「40%至55%」,出版社可自行選擇編撰教科書,教師也可視學生需求選擇合適的教材。

比起分A、B版,全長聯的方案對現行課綱草案的變動較小,只是將課發會的版本再拉大一些。全長聯認為教育部在審議課綱時,應回歸教育專業,以達到學生學習最大利益為考量。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則點出,各界爭論文白比例之時,忽略了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精神是減必修、增選修。因此即便必修課程的文言文減少,學生還是可以從選修課中學到更多知識。

謝國清表示,現在的高中已不像20多年前一樣,是純粹的菁英教育,超過一半的人都就讀普通高中,學生組成更為多元和複雜。因此新課綱才會如此設計,必修課程著重基本能力的養成,有興趣的人再加深加廣即可。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乾國近日多次受訪,強調相關建議,還是需回到課審會討論。課審會委員來自社會各界,有很高的自主性和專業性,將依法法定權責審議,並和國教院研修小組在過程中充分對話和討論,重視程序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