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年教的學生,早就當阿公阿嬤了」今年68歲的廖連珠,目前是台南後壁佳田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她說,教書32年,很熱愛這份工作。

廖連珠說,她成長的年代,大部份的女孩都是小學畢業,甚至有些沒上過學。幸好她的父母願意栽培,希望她國中畢業後去考師專,可以減輕家庭經濟重擔,不過,卻差了0.5分沒上台南師專,只能讀嘉義女中。嘉女畢業後,廖連珠有機會當小學代課老師、一年後再考上師專進修部,才成為正式老師。「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很有趣,一做就32年了」。

2005年退休後,廖連珠在社區媽媽教室當「媽媽長」,協助做社區發展,那年正是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生下孩子進入小學的高峰期。社區內這些新住民、低收家庭、隔代教養的孩子們,下課後常在社區街巷內閒晃,退休的她閒著也是閒著,就把這些孩子「摳摳咧」,集合到大廟的會議室,讓他們有涼爽的空間,靜下心寫功課。由於是免費的,家長們也樂於見到這樣的發展。有些家長在夏天提供冰涼綠豆湯,冬天有熱湯麵,孩子們一年比一年多。沒有靠外界的支持,課輔班就這樣成立了。

孩子多,需要的師資也要多。「德不孤必有鄰」,廖連珠說,幸好吳念真導演主持的快樂學習協會、統一企業、伊甸基金會、新著民發展基金等等機構提供老師的鐘點費來支持課輔計畫、永齡教育基金會免費支援課輔教材,都讓嘉田社區關懷協會運作順利。

再二年就七十歲了,廖連珠希望退出第一線,讓年輕人接棒。「這是個有意義的工作,不能停的,讓孩子平安長大,不要走到偏路,除了功課,品德也更重要,這是我們要堅持的。」

廖連珠說,關懷協會除了教功課也教才藝,有太鼓有美術。甚至有位新住民的孩子上高中後,對種稻有興趣,開始跟著老師在放學後去拔草施肥,收成的無農藥稻米參加比賽得獎,「人生的路不止是讀書,行行都可以出狀元啊」。

廖連珠為孩子驕傲的說:「我們輔導的學生甚至考上台南一中的數理資優班,寒暑假還會回來幫忙教年紀小的孩子,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回來協助教學,更能用貼近孩子的心理,讓他們樂於學習。」

這幾年,廖連珠去租了一塊地,讓孩子們在寫完功課後可以種菜養雞,收成的菜、母雞下的蛋都是他們食用,種菜養雞其實是一種很好的生命教育。「有耕耘就有收獲,讀書跟做事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