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實驗回饋機制已著手草擬,未來將透過族群與跨領域學者之間的周延會議協商,再由原民會公告,確立學術研究計畫必須要回饋部落!這不只是學術界得落實研究倫理,也是實踐長期被當成「被研究者」的轉型正義

台中科大副教授怡懋.蘇米表示,「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與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去年實施,申請的十多件計畫,有兩、三件被打回票,主要原因是研究團隊仍抱持本位主義,以為作族群研究的成果是屬於團隊所有,並沒有建立研究應與被研究者建立互利與利他的研究倫理,而也有的研究計畫明明是作問卷,卻包含了抽血,逾越了研究範疇。

怡懋.蘇米指出,許多被研究的原住民會質疑:為什麼一直抽我們的血,作我們的健康研究,又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幫助?或者是:「這些研究結果,會在政策看得到嗎?」很多原住民開始省思:「我們是身體的主人啊!」

其實,人體實驗相關辦法已引起學界的緊張,有人會擔心拿了國科會或教育部的經費,研究計畫卻過不了原民會的審查機制,台中科大專管中心觀察,大家會擔心案子過不了,最受衝擊的是生醫界學者,因為過去研究者難免有知識的權威與傲慢,沒有把被研究者的權益放入考量,也沒有回饋機制。

怡懋.蘇米表示,經過一年的宣導,已看見研究者願意正視人體研究應有的健康賦權觀念;但是要研究單位把被研究者納入伙伴關係,或者研究完成至少應送一本論文到部落或教會被研究者健康維護技能等回饋,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