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腳步逐漸接近,除了基隆、虎尾放水燈外,台灣還有另一項接引水中孤魂接受普渡的儀式,那就是雲林口湖的「牽水車藏(狀)」。

雲林縣縣長李進勇表示,在172年前(西元1845年),農曆6月7、8日之際,口湖沿海地帶遭受颱風以及連日的暴風雨侵襲,造成約7千多名的村民於大水中罹難,災後又因瘟疫爆發,估計共有上萬人死亡,清朝道光皇帝憐憫百姓受難,加封水災受害者為「萬善同歸」,後來藉著牽水車藏活動追思先人,成為口湖地區流傳至今的重要歷史記憶。

水車藏的外型為竹篾編製而成的空心圓筒狀物,使用至少兩年的桂竹製成,高度大約四尺,以竹竿為藏心,竹篾有同心內及外層,藏身則分三節,內層糊白紙,外層糊三色藏鬚,並且在藏身最上方插三角旗,上頭會書寫亡者姓名,由上至下分別貼上七爺八爺、山神土地、觀音佛祖等神像,每層藏身糊有雲梯,象徵亡魂由凶惡至和善、由苦難到極樂的意向。

水車藏通常擺在萬善爺廟的廟埕旁,但現今口湖地區的水藏有大約六七千座,廟埕已經擺放不下,只好擺放到廟旁的道路上,形成壯觀景象。藉由排水藏、牽水藏、挑飯擔、放水燈等活動,來表達對於前人的慎終追遠。

文化處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是金湖萬善爺廟、下寮仔萬善爺廟、下湖港萬善祠(蚶仔寮)三間廟宇自發舉辦,為台灣最大型之水難祭祀活動。

「水車藏」是一個與送肉粽同樣少見的民俗文化,今年雲林縣政府6月30日將有挑飯擔、放水燈、功果、走赦馬、點燈祈福等活動;7月1日將有排藏、牽藏、燒藏以及追思會等活動,希望落實文化傳承、慎終追遠之意。

除了基隆、虎尾放水燈外台灣還有另一項接引水中孤魂接受普渡的儀式,那就是雲林口湖的「牽水車藏(狀)」。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水車藏的外型為竹篾編製而成的空心圓筒狀物,使用至少兩年的桂竹製成,高度大約四尺,以竹竿為藏心,竹篾有同心內及外層,藏身則分三節,內層糊白紙,外層糊三色藏鬚,並且在藏身最上方插三角旗。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