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的首次「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日前於美國華盛頓召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與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21日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和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展開這場雙邊會談。會談結束後,提勒森與馬提斯召開聯席記者會,指出此次的對南內容主要側重在朝鮮、南海和人權議題上。
儘管外界認為會談議題與內容幾乎都是老調重彈、各說各話少有交集,《紐約時報》甚至認為「中美蜜月期恐將結束」,但是無可否認的透過雙邊會談的制度化,對於國際安全的建立是有其必要性的,尤其美中兩國家實力加總占世界各國總和的大多數,兩國所消耗的資源也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美中兩國的決定與作為都足以撼動世界政經領域。
雖然,雙方在這次會議中達成的具體共識不多,但是卻有些趨勢與現象是我們必須留意的
“和大於鬥”的雙邊關係
就雙邊關係而言,雙方約定七月於德國舉行的G20高峰會中舉行第二次”川習會”,在兩國元首於三個月內第二次促談,雙邊關係不可不稱密切,也說明兩國關係仍是”和多於鬥”的場面。中國更已於本月20日正式開放美國牛肉進口,這樣的友善表態對於川普重振國內經濟的主張有很大的助益。所以,即使美國對於北韓問題懸而未決有所意見,亦不忍重話苛責,再說北韓議題並非中國單一力量可成,也實難在一次會議中就有具體成果。
北朝鮮議題
至於美國強調的”東亞區域最大的威脅就是朝鮮。”美中雙方都呼籲讓朝鮮半島徹底、無保留地朝非核化,並接受國際檢驗的方向發展。中國確實在上次”川習會”後對於北朝鮮採取了壓制手段,所以即使北朝鮮仍然持續進行武力展示,不過不再像年初動輒造成東北亞地區局勢緊張。然而,北朝鮮與東北亞和平問題還在美中雙方認知的差距上。
中國的態度主要的是地緣政治的不安感,由於朝鮮半島是近代以來,中國與海上強權之間衝突的來源,大陸亟欲保留戰略上的緩衝空間,尤其在美國於南韓佈署薩德系統,並增兵東北亞之後,中國更是不會真的壓制北韓。所以這是牽涉到美中太平洋爭霸的根本結構,除非雙方實力分出高下,不然北韓問題的徹底解決也將遙遙無期。
南海與人權議題
雙方也針對南海議題坦率交換意見。美方還強調會為人道等美國價值與普世價值挺身而出,並表明不會迴避對中國人權紀錄等問題提出關切。但是以現時川普的處境與其施政順序來看,目前這只是各自表態的對話。
小心兩岸議題
反而是台灣安全極其微妙,蔡政府應該要小心為上。正值WHA及台巴斷交後,此次兩岸議題除了中方行禮如儀的表述外,並沒有成為美中兩國談論的焦點,美國也並未藉此機會表達希望台灣能參與國際活動的意見。這是台灣政府根本沒有想到呢?還是雙方約定好根本不提兩岸關係?
尤其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於20日說的,美國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改變現狀的立場。這段話剛好在台灣許多獨派人士因台巴斷交正疾呼”正名”、”國家正常化”之際,這不是正對獨派的一種勸戒與警告嗎?政府真的要好好痛定思痛思考美中台三邊關係的發展,不要真的被當籌碼了。
這次的”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提供了雙方思考未來40年如何相處。為了深化彼此的關係,雙方需要擴大合作,但也必須直接而坦白地面對彼此之間的歧異,並且化解這些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這麼說中國藉由這次的雙軌對話確立了與美國”大型國家特殊的雙邊關係”中的強國地位,也因此出現了美中共治東亞的局面,這是利害關係國的我們要立即與密切注意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