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夏季尖峰用電,經濟部22日公布「節電大作戰」措施,並計劃於院會提報計畫,「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25)提出「民間版主張」,對中央與地方政府提出建言,指出夏月用電增加最多的前三名是台中市、新北市、桃園市,應重點輔導;並指出政府應善用APP宣導,讓民眾即時獲知缺電與用電資訊,才能改變民眾行為,加入「聰明用電」行列。

夏月尖峰用電 台中市、新北市、桃園市增加最多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表示,雖然台灣用電還是以「工、商業用電」等「高壓用電」為大宗,佔70%;但「民生用電」的「低壓用電」在「夏日尖峰」也佔比達50%以上,較2015年用電量成長1.7%。而台灣過去為了短時間尖峰用電的調度,興建火力電廠與核能電廠等「低效率投資」。他指出,2025年再生能源目標達到27gW,佔總發電量20%,必須系統性增加用電量劇增時的調度能力,因此他認為「尖峰節電措施」比前瞻計畫綠能建設更重要。

趙家緯指出,根據台大風險與社會中心分析結果,2016年全台住商部門的「夏月用電」增加量最高的縣市前三名為台中市、新北市、桃園市,三縣市就佔去年總增加量的48%,將近一半;他分析,三縣市用電增加的原因,新北市可能與去年北部超過35度高溫天數創紀錄有關;桃園市與商業用戶增加有關;台中市則是人口與新建案增加。他強調,節能不能靠「道德」,更重要是策略與資訊分析,如果重點輔導這三個縣市,夏季尖峰問題就能消減。

民眾即時獲知缺電與用電資訊,才有改變誘因

主婦聯盟執行長呂佳育則強調「即時資訊」的重要性,她強調,民眾獲知「缺電」資訊時,往往已過了用電尖峰時間點,她建議政府善用簡訊通知與APP的方式,讓民眾馬上知道國家此刻用電非常吃緊,才能改變民眾行為,達到節電效果。另外APP也應讓民眾看到「家戶用電」的即時資訊,而不是每兩個月才收到自己用電的度數與金額。她也指出,台灣電費級距只有3倍太低,以首爾為例,電費級距高達11倍,當民眾感受不強烈時,就不會有改變的誘因。

呂佳育針對尖峰時段中待在家裡的人往往是媽媽、主婦,也提出一些家庭「節電小撇步」,例如開關冰箱其實很耗電,可以將冰箱裡的食物整齊堆放,開啟時迅速取放即可達到節電效果;或在使用電鍋時,善用「加高鍋蓋」與「蒸架」的方式,一次加熱多道菜。她也建議政府可將宣導資訊放在8點檔,讓阿公阿嬤能夠接收到訊息。

民團對中央、地方政府提建言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洪申翰則針對中央與地方政府提出建議,他指出病灶在於中央政府釋放的訊息時常「歪掉」,例如「共體時艱」的說辭引發民眾反彈,但他強調抑制尖峰不只是共體時艱,而是有很多好處如「降低廠商與民眾支出」,也可因抑制尖峰不用蓋這麼多核電廠與燃煤電廠減少污染,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該善用通訊軟體推廣「需求管理的經濟誘因」,讓民眾加入「聰明用電」行列。

針對地方政府部分,洪申翰認為「低壓住商用戶」為經濟部所難觸及,需要地方政府環保局、民政局、經發局投入尖峰管理工作才能觸及;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發展出服務業專屬的「用電檢核表」,了解服務業型態,也有宣傳能力;中央能源局則有專業、資訊等資源,雙方應在此基礎上,盤點高用電廠商進行宣導,詢問廠商是否願意進行需求面的管理,例如「減少照明」;也能讓台電的「需量競價」政策更能達到預期目標,也就是用戶在用電尖峰時間減少用電,便可獲得低於台電成本的「電費扣減」的「虛擬電廠」概念。

針對中央政府部分,洪申翰指出,能源管理業務人員應該有下月尖峰與短中長期節能措施的教育訓練;並全力推動夏月節電獎勵金與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並擴大台電「需量競價」的調度容量,提高誘因讓更多用戶參與;也要針對大專院校提供節能技術服務與ESCO產業媒合;此外,針對尖峰負載的貢獻量與成長趨勢,做出更完整的潛力與熱點分析,才能精準地擬定策略、投入資源、提升成效;在有務實管考指標與完整因應規劃後,就能更早讓民眾獲知「夏月節電大作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