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很紅的原住民食物台灣紅藜,已經有農民在非原住民區種植,但因它還不是國內農政單位表定的糧食作物,並沒有每日建議安全食用劑量,彰化縣私立大葉大學今(10日)發表相關報告指出,經研究團隊透過大鼠實驗,推估出脫殼紅藜一日不可超過1.5杯米杯,帶殼紅藜一天以3杯米杯為限,研究成果即將在6月出刊的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上發表。

紅藜是台灣原生種植物,在2008年12月正名為台灣藜,台灣原住民已有上百年的耕作歷史,其中的穀粒被稱「料理界的紅寶石」,因為現代人對健康養生愈來愈重視,所以開始在非台灣原住民帶推廣,聯合國也在2013年命名為「國際藜麥年」。

台東縣政府把紅藜列為推展部落傳統特色作物之一,今年2月間行政院長林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等人,曾前往台東縣境南迴地區了解紅藜產業推廣情形。以台東縣為例,過去的種植面積只有40公頃,105年則提升到100公頃,今年更可期待達到200公頃的種植面積。

長期研究原住民作物的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技系副教授宋祖瑩指出,台灣紅藜屬於藜麥植物,過去有研究指出台灣紅藜具降低膽固醇、肝發炎指數,以及提高免疫力、穩定情緒、改善睡眠、預防帕金森氏症等效果,並沒有相關研究數據每日建議安全食用劑量。

宋祖瑩指出,她3年前開始研究台灣紅藜,希望能估算出每日的食用安全劑量,讓民眾吃得更安心。研究團隊將台灣紅藜以電鍋蒸熟,與飼料混合、乾燥後,分成低、中、高三種比例的劑量,讓雌、雄大鼠連續28天自由進食。研究結果發現,餵食高劑量的脫殼台灣紅藜,大鼠血清中的肝臟GPT發炎指數會稍微上升,但食用高劑量的帶殼台灣紅藜則不會。

她指出,實驗可證實帶殼台灣紅藜的確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同時也面推算出一般人每天食用的日安全劑量,實驗是以還未煮過的重量來計算,脫殼台灣紅藜為70.5公克,大約1.5杯米杯,帶殼則是126公克,大約是 3個米杯。

宋祖瑩也說,部分民眾會有麩質不耐症者,根據她的實驗與觀察,台灣紅藜的麩質含量沒有米、麥那麼高,麩質不耐症者是可以嘗試的。帶殼台灣紅藜營養成分高,但不易入口,可以搭配其他五穀雜糧,就像是吃五穀米或十穀米的概念。

台灣紅藜   圖:翻攝自台東縣農會網站。

宋祖瑩推估出台灣紅藜一日安全劑量。   圖:大葉大學提供。

大葉大學生科系副教授宋祖瑩3年前開始研究台灣紅藜。   圖:大葉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