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鴻海4兆帝國最重要的財務掌門人,沒有她簽字,所有投資案郭台銘一律不看;她也是郭台銘不在家時,最重要的代班人。43年來,鴻海權臣換來換去,唯一不換的,就是黃秋蓮!她,是現在全球電子代工產業最有影響力的財務長,每年掌管4.3兆元營收的鴻海帝國財務。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以「鴻海帝國第二人」為封面故事主題,深入報導鴻海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的影響力,同時透視由她與郭台銘打造的集團金流迷宮。

報導指出,鴻海集團在全球共有841家公司,其中除了在中國有274家最多,但第2多的地區竟是在位於加勒比海的英屬維京群島,高達137家。鴻海透過層層的轉投資,建構繁複的關係企業網絡,黃秋蓮扮演重要角色,她所負責的公司超過80家,年獲利逾1600億元。

從鴻海成立第1年開始,黃秋蓮就是郭台銘身邊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當中國高喊「別讓郭台銘跑了!」郭台銘要靠她調度2千億元台幣,在幾個星期內宣布廣州新面板廠投資案;當川普高舉美國製造大旗,黃秋蓮竟還能幫忙調度資金,和美國政府談判另一個規模2千億台幣的巨額投資。

報導指出,在日本救夏普,在歐洲助諾基亞再起,在印度投資手機產業,在中國進軍金融服務業,在全球投資iPhone 8的供應鏈,每一樣都是攻城滅國的大事,所有最重要的資金調度、控管,都由她完成。在鴻海,即使各事業部副總裁看到她,都要親切叫一聲「錢媽媽」。

「鴻海人說,郭台銘蓋章,你未必能拿得到錢;黃秋蓮蓋章,你一定拿得到錢」,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觀察說,在鴻海集團,郭台銘主要擔任鴻海的董事長,但依中華徵信所集團企業研究資料顯示,鴻海集團841家關係企業公司中,黃秋蓮擔任董事長或董事的相關公司就超過80家。

攤開這份名單,就能知道黃秋蓮的影響力有多大。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解釋,在海外由於法規不同,未必每家公司都設有董事長,尤其是海外控股公司,往往只設一名或數名董事,但排名順位第一的董事,就相當於公司實際負責人。

像鴻海最賺錢的子公司,是設於開曼的遠東富士康,一年獲利高達806億元,在全集團相關公司中,獲利金額僅次於母公司鴻海,黃秋蓮就是鴻海年報中,遠東富士康排名第一順位的董事。鴻海年報中營收最高的一家子公司鴻富錦鄭州分公司,年營收高達1.2兆億元,鄭州是鴻海替蘋果代工製造產品的重鎮,但鴻富錦鄭州同年稅後利潤卻只有10億元台幣,獲利程度遠不如黃秋蓮擔任董事的母公司遠東富士康。

在鴻海,所有的增資案、投資案,都要她批過,「郭台銘說過,黃秋蓮沒批,我看都不看」,一位曾參與投資案的產業人士轉述,「在鴻海,她就是keeper(守門人)的角色。」她極為神祕,這樣的一號人物,鴻海年報主要經理人名單裡,卻看不到黃秋蓮的名字,也罕見她的相關報導。

她一手打造鴻海的財務結構,鴻海公司轉投資架構極為複雜,本刊採訪多位投資法人,都表示鴻海財報少了一些營運關鍵資訊,很多最關鍵的資訊,恐怕只有黃秋蓮和郭台銘才知道。

《財訊》報導,黃秋蓮是鴻海內部權力僅次於郭台銘的第2人,也有人稱她是鴻海的地下皇太后。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談到內部採購流程時曾表示,「鴻海公司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慣例,總裁有最高決策權」,他說,「如果總裁不在,由我跟總財務長兩人共同簽名,視同總裁的決策。」

這樣一個重要、挑戰的位置,黃秋蓮一坐就是43年,論學歷,她只有高商畢業,但從創業第1年到鴻海營收突破4兆元,她的角色卻愈來愈吃重。她憑什麼穩坐大位?

一位郭台銘友人觀察,「那是搭檔」郭台銘陽剛,黃秋蓮柔和,兩人正好互補。

「郭台銘叫她棉裡針」,他觀察,郭台銘講話大聲,黃秋蓮完全相反,「罵人都大聲不起來」,平常看起來和和氣氣,像一團棉花,一旦被刺中,卻會痛得流眼淚。

「她管所有的數字究竟合不合理」,他觀察,黃秋蓮不會對項目的可行性有意見,只對各事業群提出的數字合不合理有意見,鴻海旗下有數百家公司,每一家公司成本多少,獲利如何,做年終論功行賞的指標。如果要投資,投資企畫書裡的每一個數字,她會再細細查核,確保每一個數字正確。

她也是少數能替郭台銘踩煞車的人。一位業界人士觀察,好幾次,他就親耳聽過,郭台銘差一點要承諾投資,隨行的黃秋蓮卻突然小聲說,「我們家沒有錢」。

「郭台銘聽到這句話,嘴巴就閉起來,眼睛看一看,不接話。」他觀察,如果還是覺得要投資,兩個人再到辦公室裡關起門,仔細精算。「所以這家公司現金沒有問題,還能在大陸經營網路金融事業。」

黃秋蓮的一生,從婚姻、事業、財富,都交給了鴻海。40多年來,她身兼大股東、創業夥伴,還是郭台銘亡妻林淑如的小阿姨,卻始終低調,連去年婆婆過世都少有人知道。她不爭,卻是郭台銘最難被取代的夥伴。

她替鴻海建立起一個平台,讓各路英雄可以盡情揮灑,共享利益,要看懂鴻海霸業,你必須先了解黃秋蓮,以及她為鴻海建立起來縱橫全球的龐大財務帝國。

(本文由財訊授權刊登,更多詳細內容見財訊5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