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民24日公投決定脫離歐洲聯盟,此結果被認為是對全球化現象之反撲。歐美某些專家學者認為,這次的公投其實也是對全球化秩序的公投,悲觀的學者甚至認為,公投的結果意味著全球化的終結。

學界對於全球化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大多同意這是人員、金錢、物資超越國家疆界的限制,快速流通所造成的現象。這個現象雖然由來已久,卻在冷戰結束後這20餘年來加速推進。全球化的背後,其實與資本家的利益密切相關,卻並非所有的人都得利。全球化對世界許多角落的人民與土地也造成不少傷害,諸如非技術工人的失業、貧富差距加劇、汙染貧窮國家環境等,引發各種反撲。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於24日刊登該報專研全球經濟的韓裔記者Don Lee的分析報導,指出英國公投脫歐的結果象徵1個新的時代來臨,許多人對於日益整合與越來越互相倚賴的世界經濟之怒氣與質疑都宣洩出來。

Don Lee認為,英國24日的投票結果或許是迄今為止對全球化現象最大規模的1次公民投票。英國和其他西方民主國家可能都將面對更大的壓力,要求對開放貿易與移民政策踩煞車。

布魯塞爾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the Europe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主任艾里克森(Fredrik Erixon)認為,「全球化的時代已經確定終結。」

Don Lee指出,大部分的學者專家並不認為未來各國將封閉邊界,採取保護主義。然而,這種對於全球化現象的反彈並非僅止於英國民眾,也普遍存在歐盟各國以及美國。

各國的決策者與投資人特別擔心的是,英國脫歐的決定將刺激壓倒性表態想留在歐洲的蘇格蘭獨立,也鼓勵歐盟境內各國的分離運動,最終根本改變過去數十年來的政治經濟秩序。

隨著英國脫歐,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全球化實驗—歐盟整合,也面臨崩解的危機。1名歐洲外交官24日指出,在世界大戰的陰影與蘇聯的威脅消散後,歐洲許多國家日益走上民族主義的回頭路。

在美國,反全球化的浪潮也引導民眾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美國總統歐巴馬24日在史丹佛大學參加全球企業高峰會時也表示,英國投票的結果是對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變遷與挑戰發聲。他呼籲企業界領袖要更努力讓全球化的益處均霑到更多人身上。

英國脫歐派的主要訴求是要限制移民,並且奪回國會的主權。布魯塞爾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艾里克森認為,這兩項訴求都與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秩序不相容。在他看來,英國的脫離將導致歐盟各國變得更加向內發展、對全球化採取守勢,也會比較沒有信心回應世界。

歐美各國許多年長與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工為失業與所得停滯所苦。全球化的兩大特徵自動化生產與廉價外籍勞工,雖然讓企業與富人更加富裕,卻讓全球化的輸家生活更加困難。

曾經於美國雷根總統任內扮演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現任經濟戰略研究所(the 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指出,很明顯許多人感到不滿。這些問題累積很多年了,但是倫敦、紐約和華府的政界與企業界領袖們卻無論在經濟起伏時都過得很好。這些人忽略了1件事:對大部分的民眾而言,全球化可不真的是什麼太好的事。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