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國廣播公司〉針對馬習會一事專訪美國前駐台代表包道格(Douglas Paal),他指出,台灣民眾目前對中國持有懷疑態度,因此「馬習會」對國民黨選情具有高度風險,要看馬英九是否能處理好這次會面。他也認為,習近平希望借會晤展示兩岸在「一中原則」下,可以達到的新高度。包道格現為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院長、亞洲項目主任。

包道格在BBC專訪中表示,當他看到這項訊息,看法比較複雜。馬英九在不同場合都表達了對高層會晤的意願。如今馬希望用一種富有成效的方式,確認7年來對穩定和發展兩岸官方交流所作出的努力。另一種角度是從中國方面看這個問題。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的、有重要意義的象徵性行為,是習近平在大閱兵、訪問美國和英國後,另一件給臉上貼金(a feather in the cap)的事。

包道格說,透過這件事,習近平可以讓兩岸關係達到新的高度。很明顯的,最近幾年,對中國的懷疑在台灣大眾中很有市場。馬英九政府已經為這次會面降溫,說不會簽署協議,也不會有聯合聲明,讓人們放心馬英九不會在缷任前的最後一刻出賣台灣。但是,另外一派會向公眾灌輸恐懼心理。所以這會變成具有高度風險的政治篇章,就是馬英九是否能夠處理好這件事,不讓自己的黨派(國民黨)選票流失,甚至把事情變成增加(國民黨)勝選機率的事。

有關時間點的選擇,包道格指出,這總比在大選前一個月的時間點見好。他認為,大陸希望向台灣人民展示,在「一中原則」下運作的政策,可以(引領台灣)走向富有成效的兩岸關係。這裏的言外之意是對民進黨不願面對「九二共識」的斥責(rebuke)。

此外,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馬習會」不會對兩岸經濟及外交關係產生立即明顯變化,但可以看到在大選逼近之際,習近平似乎願意協助國民黨。

紐時在報導引述北京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王陽進認為,縱使國民黨明年大選輸了,但「馬習會」也為可能的變化奠定較符合中國長遠期待的基礎。

另一名中國學者時殷弘則指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良好,但不要期待政治上會有任何突破。「馬習會」若能早兩年舉行,在政治上將很重要,但此刻碰面,不太可能有任何實質政治效應。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