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樹協會、生態學會、新環境促進聯盟、主婦協會26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分析台中市行道樹災後樹倒成因,希望阻止市政府「濫剪、移植」的防颱措施。他們指出,大家必須破除「樹大招風」的迷思,因為過度的修剪反而將危害樹的健康,而且樹木與建物實際上可以形成集體防衛功能,所以應仔細釐清樹木受損、傾倒的真正原因,而不是直接修剪、移植。

8月初來襲的蘇迪勒颱風,造成全台行道樹嚴重折枝、傾倒,台中市也並未倖免。根據媒體近日報導,台中市政府為了免除後患,提出分3年移除8公尺以上、共1萬多顆的危險樹種,淘汰其中的病樹後,將其餘樹木移植到合適的公園綠地。此外,中市府也重訂種樹規則,將以種植原生樹種、中小型喬木及灌木為原則,並依照人行道、安全島等種植地點的寬度,再作細項規定。

對此,台灣護樹協會、生態學會、新環境促進聯盟、主婦協會等民團,26日召開「颱風後,民間分析台中市行道樹風損成因,阻止台中市政府『濫剪、移植』行道樹」記者會,建議先舉辦公聽會、聽證會,讓各方討論防災損的整體策略,在此之前,不宜貿然全面修剪降低樹高、全面移植超過8公尺的路樹。

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指出,樹木會依據環境條件而生長成最適合自己、最穩固的姿態。然而,多數人存在樹大招風的迷思,卻不知道胡亂修剪將傷害樹木,影響它的自然生長,甚至還會造成枝條脆弱斷裂等情事,反而危及行人安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熟悉各地勢地形,讓樹木搭配環境生長,不隨意進行大幅修剪。

張豐年以他長期觀察的台中市大容東西街為例,指出建築物和樹木可以相互保護,形成一個「集體護衛」的功能。路樹甚至可以擋下亂飛的廣告招牌,保衛行人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為建物與樹木之間會因地勢、地形、建物高度落差等因素,產生風切、風巷等情況,就可能導致樹木折損、傾倒。因此,政府應該詳細分析樹木受損的原因,做出因應策略,而不是直接以修剪、移植作為因應策略。

此外,生態學會代表也指出,台電長期以來強剪台中市玉門路、台灣大道沙鹿段上,因過高而妨礙電線的樹木一事,他們建議市府實施「電纜地下化」,勿再殘害行道樹。

生態學會也建議市府訂定「行道樹保護的公務員績效指標」,以此做為業務承辦人重要的升遷考核依據。而相關績效應定期公開說明,讓全民來監督。

根據張豐年在記者會上指出,因為有樹木,才能將狂風吹落的招牌擋住,避免損傷。圖:翻攝台灣護樹團體聯盟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