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總理梅克爾的領導下,已是全世界僅次於中國的第2大出口國。近來,梅克爾喊出的「德國工業4.0」,成為全球爭相研究的主題,能帶給台灣哪些啟示?學者表示,在邁向「工業4.0」的過程中,台灣企業不一定要當整合者或領導者,但一定要有「被串聯起來的準備」,才能在物聯網與智慧化生產的發展中,找出自己在產業價值鏈上的定位。

台灣經濟研究院22日舉辦「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以「德國工業4.0」為題發表演說。

台經院研究二所所長張建一指出,德國在1996到2005的10年之間,平均經濟成長率為1.28%,大幅落後英國的2.86%,也比義大利和法國低。不過,德國總理梅克爾在2006年上任後,堅持不放棄製造業,統合跨部會業務,提出整合性的產業發展政策,成功帶領德國工業復甦。

在梅克爾的領導下,2006到2015年間,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的衰退,德國平均經濟成長率估值達1.42%,已成功超越英、法,也甩開負成長的義大利。2013年,德國平均每人貢獻的出口值為16,864美元,高於美國的4,951美元、日本的5,314美元,更遠遠超過中國的1,624美元。

張建一進一步解釋,「工業4.0」的精神,可簡化理解為以數位化、智慧化帶動工業創新,並聚焦產業發展的主軸。他形容,就像一隻八腳章魚,布滿吸盤的八隻腳共用一個大腦,卻仍然能靈活地各司其職。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副主任鍾俊元則指出,「工業4.0」運用在作業流程中,不外乎虛實整合以及人機協做2個概念。他解釋,虛實整合,例如在智慧化工廠中,所有機器要把網路建立起來,並利用數位化人機協做,掌控整個生產流程。而相較於德國,鍾俊元認為,台灣帶大概只到3左右的階段。

究竟「工業4.0」能為台灣帶來什麼啟示?張建一指出,台灣不大,資源有限,不能什麼都做,「應該就台灣的優勢再去擴大發展就好」,台灣的產業政策缺乏延續性,應該要由政府更高層級來統籌。

他也提到,科技預算跟未來需求要穩合,台灣的科技預算佔總預算比例逐年減少,從37%降到27%,很難看出政府真的有心要推動產業創新。他建議,台灣在產業政策上,應走向小政府路線,用人民和企業來驅動國家。

對產業的觀察上,張建一則認為,台灣人缺乏策略性思考,過於一窩蜂,「像台北的年輕人創業都在寫APP,過去都在賣咖啡,應該要更有前瞻性。」張建一說,「工業4.0」的決戰點在軟體,但台灣有能力的軟體公司,做遊戲比較多,做工業用的軟體比較少,十分可惜。

台經院研三所所長林欣吾提到,台灣的一大問題在於選擇,不論是選擇運用「工業4.0」讓台灣整個產業環境改變;或讓產業附加價值提高;或讓出口循環更為完整等,都是可以的方向,「但研發不是放沖天炮,放上去就沒了,我們要做的是導彈,瞄準目標再發射。」他也提醒,在選擇的過程中,不能忘了智財權的問題,一定要做到妥善的專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