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不愛運動,76.3%的民眾活動量完全不足!國民健康署今(21)日公布最新「台灣運動地圖」,發現76.3%的15歲以上國人都沒達到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的標準。其中,最缺乏運動的前3名縣市是苗栗縣、雲林縣及新竹市。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有關,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是因為身體活動量不足所造成,國人10大死因中,其中6項疾病(癌症、心臟疾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均與運動不足有關。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依據2014年國民健康署的「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量不足率(每週運動未達世界衛生組織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建議量)為76.3%。性別部分,女性身體活動量不足比率達83.1%高於男性69.5%;年齡層則以35-39歲之身體活動量不足,情形最嚴重,為83.2%;以縣市來看,身體活動量不足率前3名為苗栗縣(78.8%)、雲林縣(78.3%)及新竹市(78.2%);台東縣雖為身體活動量不足率最低的縣市,但其比率也高達71%。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9個國家比較,台灣身體活動量不足率是排名第1高。

由於國人運動量普遍不足,邱淑媞說,近期國人關切空氣汙染議題,為了大家的健康,民眾可採用「動態交通」,包括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如騎自行車,或混合方式(部份路段騎腳踏車、部份路段搭火車或捷運),不只節能減碳、降低空氣污染又能增加身體活動量。

她說明,騎自行車與其他運動一樣,可以增進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的健康風險,但它比一般健走消耗的熱量更高,比慢跑更適合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作為交通工具,不會有汽機車排放廢氣問題,是平價方便通勤或休閒旅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