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18)日出刊的《財訊雙週刊》調查報導,在9合1選後的台灣,「修憲」成了最夯的話題。目前有約8成的立委贊成修憲,其中超過4成贊成「內閣制」。然而,各方勢力各有盤算,真正的攻防算計戲碼才要上演。

由於修憲權力在立法院,由立法委員4分之1提議,4分之3出席,及出席委員4分之3通過,提出的憲法修正案須公告半年,由公民投票複決,須選舉人總額過半數同意,才算通過。修憲門檻極高,立委意向就成了關鍵。

《財訊雙週刊》日前一一詢問立委們的修憲意見。根據調查顯示,至少接近8成立委贊成推動修憲,只有4位明確表示不贊成,另有18位沒有明確表態者,以國民黨立委為主,特別是不分區立委,多表示將依黨團決議來定奪。在國民黨準主席朱立倫宣示修憲下,除非他光說不練,否則修憲成局應是指日可待。

然而,修憲到底修什麼?這15年來實行的雙首長制,引發總統有權無責的批評,讓國人焦點都集中在政府體制的選擇,其次是選舉制度的調整,但前者將影響後者,例如,如果政府體制要改為內閣制,國會議員產生的方式和人數都將不同。根據《財訊》調查,明確表態支持內閣制的立委高達43人,超過目前立委總數的4成,如果加上依黨中央行事的立委,人數可能還會再增加。多數立委也主張一旦推動內閣制應檢討立委選制,包括增加立委席次、增加不分區名額、並立制改為聯立制以解決票票不等值問題。目前明確主張總統制的僅4人,分別是民進黨的李俊俋、李應元、台聯的賴振昌,以及國民黨的鄭天財。

據了解,過去民進黨多傾向支持總統制,但包括該黨理論大師林濁水等人卻傾向內閣制,林濁水認為,擔任過地方縣市首長、也在中央政府待過的人,應該都贊成內閣制,因為目前的制度,讓總統在政策形成過程無法參與內閣會議,行政程序與結論容易有破口,閣員缺乏民意基礎,遇立委更矮半截,一旦立委兼任閣員,不但較不會發生立法跟行政權相扞格,閣員也會貼近民意、捍衛政策,權責清楚。

政治領袖中,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很早就倡議內閣制,蔡英文則多聚焦選制改變、降低修憲門檻,希望透過憲政改造,完成提升國會多元代表性後,再來辯論總統制或內閣制;台北市長郝龍斌則是呼應朱立倫的看法,朱立倫說,十多年來的憲政僵局及失能的政治體系無法解決人民的問題,唯有重建權責相符的制度,讓人民的力量進入體制內運作,才能打破憲政僵局,解決藍綠對立的局勢。他提出修憲公投內閣制、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降低政黨門檻從5%到3%、推動不在籍投票及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等。

事實上,民進黨近期的民調也顯示,民眾有近7成贊成內閣制,支持總統制的不到1成4;也許一般人並不真正了解內閣制,但顯然對過去十多年直選總統帶來的災難餘悸猶存。

然而,雖然主流民意似傾向內閣制,但期期以為不可的也大有人在,最大的疑慮是,現在的國會品質並不比行政部門高明,想到一些素質低落的國會議員要兼任閣員,令人憂慮;但贊成者認為,過去是一軍到行政部門、二軍選立委,一旦改採內閣制,一軍都會在國會裡接受民意洗禮,例如蔡英文或朱立倫很可能就是不分區第一名,成為國會最大黨後,領銜組閣。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就是質疑內閣制的代表人物。1997年,時任黨主席的許信良與當時的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聯手修憲為今日的「雙首長制」。他表示,總統直接民選已成為台灣走入民主歷史的光輝象徵,民選總統代表台灣民意的質與量都遠非立法院所能相比,何況,他認為改成內閣制之後,「各政黨的內鬥一定比現在更嚴重,財團介入政治一定比現在更猖狂,台灣極可能出現比日本戰後自民黨更腐敗的派閥政治。」

其實政界人士大多認為,改內閣制最大的爭議在於民眾不認同有所謂虛位總統的必要性。許多人認為,總統直選是確保台灣民主與抵抗中國矮化台灣最重要的基石,內閣制將使中國更容易操控台灣。因此,再過一段時間,民眾的情緒沉澱之後,就不可能接受直選總統卻毫無權力的制度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