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文涉嫌造假風波延燒第4天後,教育部長蔣偉寧今(14)日早上11點半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對此,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表示,儘管蔣偉寧已辭去政務官,但對其涉及的學術醜聞案件,應分別展開司法追究與行政調查,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也應為他們的用人不當公開向國人道歉,並對蔣偉寧在任內倉促實施的12年國教進行檢討改善。

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涉嫌在《震動與控制期刊》發表論文時,偽造人頭帳號進行審查,事後遭撤銷的60篇論文中,蔣偉寧也曾在部分論文裡,掛名擔任第二或第三共同作者。11日事情爆發後,蔣偉寧親上火線強調不認識陳震遠,隨後則說不熟,直到今日上午才宣布請辭教長一職。

黃帝穎說,蔣偉寧共同出版的論文被踢爆審查造假,蔣部長從一開始的不認識到不熟識、見過兩次面,說法一變再變,他在事件爆發第4天請辭部長職務,只是符合政務官最基本的誠信要求。

黃帝穎指出,雖然蔣偉寧辭去部長職務,但司法與行政調查才正要開始。學術界對發表論文有嚴謹規範,作者如何掛名也有清楚標準,蔣偉寧共同發表的論文涉及造假,必須接受司法的究責與行政的究責。

黃帝穎指出,在司法究責方面,如果蔣偉寧的論文得到政府補助、或是在申請升等時切結自己是共同作者,那他可能涉嫌觸犯刑法詐欺罪和偽造文書罪,皆會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在行政究責方面,科技部、教育部應即展開行政調查,如果蔣部長等人過去的升等、補助與這些造假論文有關,相關單位應撤銷或追回他們的升等及補助案。

此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在臉書表示,在學術界,硏究成果登載在專業期刊的篇數,常被認為學術地位的指標,有些知名學者,外務過多,己無暇投入硏究,只好以掛名共同作者的方式維繫其學術地位,被加掛的學生或後輩也不敢拒絕,但一般掛名教授還是會象徵性提供意見或指導,以表示叄與,像蔣部長這樣只掛名作者,對內容和作者卻毫無所悉的很少,從另一角度看也更嚴重。